看完後,兩人都沉默了。
李朗敲了敲桌子,“看完了,說說你們的感受吧。”
陳鴻道,“社長,這部漫畫的賣點是什麼?難道就是一個大叔去小店吃飯?這種漫畫會不會太冷門了。”
鈴木杏子若有所思道,“社長,這部漫畫感覺挺有深意,你是抱著拿獎的心態創作的?”
李朗笑道,“獲獎是以後的事了,工作室現在的情況,我隻想掙錢。”
鈴木杏子皺著眉,委婉道,“社長,我從來不懷疑您的才華,但這種類型的漫畫市場並不大,對於青少年來說是有些沉悶。
我擔心漫畫的銷量可能不會太好。”
李朗點點頭,“你的擔心沒錯,這本漫畫並不是奔著單行本去的,我也不認為漫畫一定會火。”
陳鴻更加不解了,“您既然知道這種類型的漫畫可能不會火,又不會奔著拿獎去的,那為什麼要創作這部漫畫?”
李朗道,“漫畫市場具有多樣性,不同漫畫帶來的利益點也不同。咱們之前的漫畫都是奔著單行本去的,單行本的銷量是收入大頭。
但有些漫畫更適合進行改變,就拿這本孤獨的美食家來說,隻有井之頭五郎一個主要角色,拍攝背景要麼是大街、要麼是小飯館,成本非常低,很適合改編成電視劇。”
鈴木杏子仔細思索,李朗的話乍一聽好像有道理,但仔細想想並不是那麼回事。
漫畫改編影視劇的例子不少,但大多都是漫畫或動畫火了之後,才會有影視公司購買影視改編權,很少有漫畫家不靠漫畫賺錢,直接奔著漫畫改編權去的。
有些漫畫是更適合改編影視劇,但這東西誰也說不準。
說白了,就有點空中樓閣的感覺。
鈴木杏子創作時也會覺得心裏不踏實,勸道,“社長,我還是覺得風險有些大,咱們畢竟隻是畫漫畫的,影視市場到底什麼情況,咱們也弄不清楚。
萬一咱們創作完成後,影視公司不買賬怎麼辦?”
“杏子,沒有什麼東西能百分之百的成功,想知道是否能成功還得親自嚐試,工作室目前的儲備資金不少,死亡筆記也很快就能盈利,工作室並不著急用錢。
這是工作室的一種嚐試,即便不能盈利,咱們也能知道這條路走不通,也是有價值的。”
陳鴻也不看好這部漫畫,但他相信李朗的眼光,問道,“社長,您打算和哪個雜誌社合作?”
李朗道,“月波社的鬆本主編一直向我約稿,我準備跟月波社合作,盡可能保留漫畫的改編權和發行權。”
鈴木杏子擔憂道,“月波社雖然還不錯,但宣傳能力和讀者基礎遠比不上三大少年周刊,漫畫發行後影響力可能比不上一拳超人和死亡筆記。”
李朗對此並不是很在意,因為在另一個時空《孤獨的美食家》漫畫銷量也不是很高,直到改編成電視劇才在國內外爆火。
李朗真正看重的是電視劇改編權。
他是想用《孤獨的美食家》這部漫畫告訴三大少年周刊,即便是在小雜誌社發行,他的漫畫一樣能火。
而且還能火出圈。
想封殺他,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