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易默然。
商家會掙錢,可又缺乏武力,自然就是各方眼中的肥羊了。
趙申歎息道:“諸子各派能夠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修煉體係,在於他們先發展出了各自的學說,但是我們商家能夠發展出什麼學說?無非就是囤貨居奇或南貨北運,誰都可以做。”
孫德運點頭,他自認為做生意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手段就那幾種。
就比如說他,無非就是在大周和北原之間倒賣茶葉和皮毛,能有什麼學問?
諸子百家的修煉體係是和自家學說直接掛鉤的,商家發展不出一套屬於自己的理論,用以解釋社會和天地,那麼自然就不可能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修煉體係。
這可不是現代社會,各種經濟學著作不知道有多少。
在這個世界,商人作為下九流,完全是屬於賤業,唯有那些沒有什麼出路的人才會選擇做生意,這種情況下又如何能夠吸引人才研究經濟理論?
就比如說陶瑜,出身商道世家,但卻被送入了國子監讀書。
除非他在讀書上實在是沒有什麼成就,然後有沒有其他出路,否則是不會接手家族生意的,要麼讓他姐姐繼續代勞,要麼躲在幕後操控管事管理生意。
總之,就是要撇清關係。
楊易搖了搖頭說道:“也不能這麼說,你們商家其實還是有很大挖掘潛力的,囤貨居奇、南貨北運等等,這些看似簡單的商業模式下,其實還是蘊含著不少道理的,隻是你們沒有去研究而已。”
陶瑜三人來了興趣,忙道:“還請公子賜教。”
這可是能夠寫出天人交感詩詞的人物,看事物的眼光肯定比自己獨到和深遠。
楊易微微笑道:“我先問你們一個問題,價格是由什麼決定的?”
陶瑜是個急性子,率先道:“當然是由我們決定的。就比如說京畿區域的食鹽價格,基本上就是陶家說了算。”
孫德運也跟著點頭:“陶公子說得對,我在神都出售皮毛和在北原出售茶葉,價格也基本上是我說了算。”
趙申雖然沒有說話,卻也點頭認同。
楊易搖頭道:“不對不對。咱們就以食鹽來舉例,目前食鹽的價格是一鬥一百文錢。咱們做個假設,假設京畿區域的人口憑空增加了一倍,而陶家的鹽卻沒有增加,那麼你們說說,接下來食鹽價格是漲還是會跌?”
陶瑜依舊搶答:“這個問題簡單,當然是會上漲。因為吃鹽的人多了,而我家的食鹽又沒有變化,大家為了避免吃不到鹽,肯定會爭相搶購,我們自然要加價。”
趙申和孫德運點頭,確實如此。
楊易說道:“很好。我們再做一個假設,假設京畿區域人口憑空減少了一倍,而陶家的鹽依舊沒有變化,那你們說說,鹽價會如何?”
陶瑜若有所思:“價格會下跌,因為吃鹽的人少了,為了避免食鹽擠壓在倉庫,肯定會降價出售。”
“從上麵兩個假設中,我們很輕易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供求關係決定了價格。
供大於求,價格就會下跌;
供少於求,那價格就會上漲。”
楊易微微笑道:“這就是你們商家理論,隻是你們沒有人去總結而已。
根據這個理論,可以指導你們去做很多的事情。
比如說哪裏貨物短缺,哪裏貨物過多,你們就可以利用信息差來調節兩地的供求關係,從而賺取巨額利潤,南貨北運實際上就是這道理。”
孫德運猛拍大腿,興奮道:“公子言之有理,言之有理。我把茶葉販運到北原,根本原因就是北原不產茶葉,供遠少於求,因此價格是我們大周的十幾倍。同理,我們大周不產皮毛,因此價格是北原是十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