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形空白(1 / 3)

“老人們早都說過,從小就看他是個人才,上學的時候門門兒功課都第一……可惜啦,他參加的是國民黨,這國民黨可把他給害了……”

“這個人呀,那可真叫是先知先覺!聽說過他在村兒裏辦幼兒園的事嗎?自己籌款弄了幾間房,辦幼兒園,辦夜校,挨家挨戶去請人家來上課,孩子們都去學唱歌,大人都得去識字,我還讓他叫去給夜校講過課呢……”

“有個算命的說過,這人就是忒能了,剛愎自用,惹下好些人,就怕日後要遭小人算計……”

“快解放時他的大兒子從外頭回來,勸他快走,先到別的地方躲躲,躲過這陣子再說,他不聽嘛……他說我又沒貪贓枉法欺壓百姓,共產黨順天意得民心那好嘛,我讓位就是,可是你們記住,誰來了我也不跑。我為什麼要跑?”

“後來其實沒他什麼事了,他去了北京,想著是棄政從商踏踏實實做生意去。可是,據說是他當年的一個屬下,給他編造了好些個沒影兒的事。唉,做人呀,什麼時候也不能太得罪了人……”

“其實,隻要躲過了那幾天,他不會有什麼大事,怎麼說也不能有死罪……直到大禍臨頭他也沒想到過他能有死罪……抓他的時候他說:行啊,我有什麼罪就服什麼刑去。”

這裏麵必定隱匿著一個故事,悲慘的,或者竟是滑稽的故事。但我沒有興致去考證。我不想去調查、去搜集他的行跡。從小我就不敢問這個故事,現在還是不敢——不敢讓它成為一個故事。故事有時候是必要的,有時候讓人懷疑。故事難免為故事的要求所迫:動人心弦,感人淚下,起伏跌宕,總之它要的是引人入勝。結果呢,它僅僅是一個故事了。一些人真實的困苦變成了另一些人編織的愉快,一個時代的絕望與祈告,變成了另一個時代的瀟灑的文字調遣,不能說這不正當,但其間總似拉開著一個巨大的空當,從中走漏了更要緊的東西。不是更要緊的情節,也不是更要緊的道理,是更要緊的心情。因此,不敢問,是這個隱匿的故事的要點。

“姥爺”這個詞,留下來的不是故事,而是一個隱匿的故事,是我從童年到少年一直到青年的所有懼怕。我記得我從小就蹲在那片虛緲、飄動的人形空白下麵,不敢抬頭張望。所有童年的遊戲裏麵都有它的陰影,所有的睡夢裏都有它的囂叫。我記得我一懂事便走在它的恐怖之中,所有少年的期待裏麵都有它在閃動,所有的憧憬之中都有它黑色的翅膀在撲打。陽光裏總似潛伏著淒哀,晚風中總似飄蕩著它的沉鬱,飄蕩著姥姥的心驚膽戰,母親的噤若寒蟬,奶奶和父親的顧左右而言他,二姥姥不知所歸的顫抖,乃至幼兒園裏那兩個老太太的慌張……因此,我不敢讓它成為一個故事。我怕它一旦成為故事就永遠隻是一個故事了。而那片虛緲的飄動未必是要求著一個具體的形象,未必是要求著情節,多麼悲慘和荒誕的情節都不會有什麼新意,它在要求祈禱。多少代人的迷茫與尋覓,仇恨與歧途,年輕與衰老,最終所能要求的都是:祈禱。

“老人們早都說過,從小就看他是個人才,上學的時候門門兒功課都第一……可惜啦,他參加的是國民黨,這國民黨可把他給害了……”

“這個人呀,那可真叫是先知先覺!聽說過他在村兒裏辦幼兒園的事嗎?自己籌款弄了幾間房,辦幼兒園,辦夜校,挨家挨戶去請人家來上課,孩子們都去學唱歌,大人都得去識字,我還讓他叫去給夜校講過課呢……”

“有個算命的說過,這人就是忒能了,剛愎自用,惹下好些人,就怕日後要遭小人算計……”

“快解放時他的大兒子從外頭回來,勸他快走,先到別的地方躲躲,躲過這陣子再說,他不聽嘛……他說我又沒貪贓枉法欺壓百姓,共產黨順天意得民心那好嘛,我讓位就是,可是你們記住,誰來了我也不跑。我為什麼要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