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要論和陳寧的熟悉程度,何海鬆要遠比錢培元和閻華文熟悉的多。何海鬆在就任寧遠市的市委書記之前,就是寧遠市的市長。臨州下屬一共四個區,兩個縣和兩個縣級市。而那時,陳寧也正是明山區的區長,平時到市裏開會,何海鬆也經常能碰到陳寧。明山是臨州經濟實力最強的地區,區委書記高配市委常委,作為明山區的區長,自然在這些區縣市長中排名第一,再加上陳寧年輕,身後又有周長平的背景,大家都願意跟陳寧套近乎。何海鬆也不例外,所以大家也是很熟悉的。但是現在的情況不同了,陳寧去中央黨校學習了一年,又在東方市工作了半年,如今已是臨州的常務副市長了。和何海鬆之間的級別從原來差一級,變成了兩級。如果說當初何海鬆對陳寧的態度還有些隨便的話,那現在隻能是恭恭敬敬的。
“現在,先不說這個,這些材料你先看看吧。”陳寧很不耐煩地擺了擺手,拿起茶幾上的那疊信訪材料,又重重地甩在茶幾,語氣嚴厲地對何海鬆說道。
陳寧的這個態度,讓原來在座的人都感到一愣,而錢培元和閻華文的臉色也一下子變得有些難看。且不論錢培元的話,剛才何海鬆有沒有聽到,今天錢培元和閻華文算是正式向何海鬆開炮了。有陶海春在場,何海鬆絕對沒有不知道的理由,原本錢培元和閻華文想利用陳寧對何海鬆的不滿,趁機打壓何海鬆。但是,聽到陳寧嚴厲的口氣之後,錢培元和閻華文頓時感到十分失望,弄不好非但不能打壓何海鬆,而且還有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要知道,今天的這份信訪材料,不管是有沒有進行核實,但是這麼多老百姓反映問題,可信度還是很高的。不管哪個領導看了絕對會震怒的。別看現在有些娛樂人物公開叫囂領導是無知的,這一類的話來博取大眾的關注,其實能當上領導的,絕對都是人精,而且能力也非常的出眾。更何況是陳寧這樣一位睿智的年輕領導。當然能分辨得出這些材料所反映的情況的可信度是多少。
剛才,陳寧的雷霆震怒沒有釋放出來,反而何海鬆一到,陳寧便衝著何海鬆發火。從表麵上來看,陳寧對何海鬆是相當的不滿意。但是,從深層次上來,就不那麼簡單了。如果陳寧再內心把何海鬆判了死刑的話,就何必再跟你多羅嗦,也不值得陳寧去向何海鬆發貨了。但是正是由於陳寧上來就衝著何海鬆發火,說明陳寧的心裏還是認可何海鬆這個寧遠的一把手的。而錢培元和閻華文心中所期許的,也自然落了空。
何海鬆也早已從陳寧嚴厲的態度中品出了味道,雖然他還不知道,這些信訪資料是什麼內容,但是何海鬆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不管這些材料反映的是什麼問題,至少陳寧已經看過了,而且即使再嚴重,也不會動搖何海鬆在寧遠市的位置。
剛才,在路上張耀國的話讓何海鬆是記憶猶新。如果說張耀國在工作上最倚重丁文明的話,那私人之間的關係絕對跟何海鬆的關係最好,不然也不會去幫何海鬆解決他的情人王曉菲的工作調動問題。
當張耀國得知陳寧今天不打招呼,突然跑到寧遠去檢查信訪工作,不由地吃了一驚。這個事情如果發展在常委會之前,說不定張耀國還沒有這麼敏感,陳寧本來就是分管信訪工作的,到下去去檢查信訪工作,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今天是常委會之後的第二天,陳寧向他們張係開炮,搶走了濱江新區分管經濟的這個他們張係原來誌在必得的區委副書記的職務。而緊接著第二天,陳寧又馬不停蹄的跑到寧遠市去,而且在不通知寧遠市班子領導的情況,來了個突然襲擊,他想幹什麼呢?
作為政法委書記、市公安局的局長,寧遠市在拆遷過程中的種種問題,張耀國也多少知道一點,再加上這兩年跑到市裏、甚至是到省裏上訪的寧遠市從拆遷戶有明顯上升的趨勢。因為張耀國和何海鬆的關係非常不錯,張耀國也時常利用自己政法委書記,社會綜合治理小組組長的身份,也幫著何海鬆阻止了寧遠市的那些拆遷戶進一步的上訪,也盡量把對於寧遠市不利的影響降到了最低。而陳寧此次到寧遠去檢查信訪工作,讓張耀國很擔心。從常委會上的情況來看,陳寧明顯是想在臨州培植自己的勢力。而且張耀國也聽說了,常委會結束後陳寧和汪新良在西子會所一起吃飯的消息。會不會陳寧想借寧遠市拆遷的問題,向何海鬆下手,把何海鬆拉下來,從而再扶上自己的人。
刑偵出身的張耀國一向習慣於從最壞的打算考慮問題,當初張耀國讓丁文明主動到陳寧那裏賠禮道歉,就足以看出張耀國處事的小心之處。從陳寧突然到寧遠市檢查信訪工作,張耀國聯想到的這一切也不是沒有一點的可能。大家都在官場上混的,最重要的就是頭上的官帽子。沒有了這頂帽子,別的一切都無從談起了。
出於對自己的這位同鄉兼好友的關心,更重要的是作為市委常委,有個下麵縣級市一把手的嫡係親信,也讓張耀國在常委會上凸顯幾分重要性。經過一番思考後,張耀國還是很慎重地給正在趕回寧遠的何海鬆打了一個電話。告誡他一定不要讓陳寧抓住把柄,即使陳寧發現了什麼問題,該果斷的時候,一定要果斷,保住位置才是最重要的。潛意思也是告訴何海鬆,萬一寧遠出了什麼事,他張耀國根本就保住他。
其實,張耀國對陳寧的種種擔心,盡量地避免和陳寧之間的衝突。主要是在昨天的常委會上,張耀國也看到了陳寧的強勢。同時,說到底張耀國和市委副書記張晉國雖然名字當中隻差一個字,其實也不是向朱國榮那樣鐵杆的張係,因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靠山,省長郭明。張耀國是因為丁文明的事情之後,才跟朱國榮走得近,也逐漸向張係靠攏。而陳寧昨天的強勢亮相,讓張耀國的心思有些活絡了。雖然,還沒有最終下決心,但是和陳寧保持友好,避免衝突,這是非常必要的。
何海鬆雖然沒有張耀國想的那麼嚴重,但是自己靠山的耳提麵命,讓何海鬆也感到事態的嚴重性。所以,在大致了解了情況之後,一進門就主動向陳寧檢討,承認錯誤。而且在陳寧麵前始終保持著恭恭敬敬。即使陳寧的發火,給了何海鬆一個比較明確的信號,但是何海鬆還是不敢有任何的疏忽。陳寧讓自己看材料,何海鬆也是非常恭敬地從陳寧麵前的茶幾上雙手拿起材料,就站在陳寧麵前看了起來。
雖然陳寧今天是第一次到寧遠來,但是從剛才寧遠市這些主要幹部們一係列的動作和話語中,已經聽出了一些蛛絲馬跡。很明顯市長錢培元和市委副書記閻華文對何海鬆是有相當的意見。這很可能是跟何海鬆大權獨攬有關係,畢竟陳寧對何海鬆還是有一定了解的,何海鬆在當市長的時候,就很強勢,如今成了一把手,自然會把市長和黨群書記壓得死死的。而且,自從何海鬆進來以後,陳寧也發現錢培元和閻華文有尷尬之色,足以能證明何海鬆在寧遠還是具有相當的權威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