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州市委小會議室,正在召開常委會。不過,今天的常委會氣氛比較壓抑。市委書記蔡昌華正在宣讀省紀委對臨州紀委的通報批評。直接責任人張晉國低著頭,隱隱可以看出,此時的他臉色蒼白,腦門上的青筋正一抽一抽的。不知道是羞愧難堪,還是滿懷憤怒。而通報批評中多次點到的臨州公安局的局長張耀國,則是一臉的憔悴,自從常務副局長丁文明被雙規後,張耀國承受了不少的壓力,甚至還幾次被省紀委調查組找去談話。雖然最終被證實張耀國在丁文明案中沒有什麼牽連,但是張耀國還是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臨州公安局的領導班子也被省廳通報批評。雖然今天的常委會主要是通報省紀委對臨州紀委的批評,但張耀國還是感覺有些如坐針氈,時不時地抬眼看了看坐在他對麵的始作俑者陳寧。
陳寧一臉淡然的坐在位置上。照道理,張耀國應該對陳寧產生怨恨,但是此時他卻恨不起來。對麵的坐著的那個年輕副市長,讓張耀國甚至感覺有些害怕。那張淡然平靜的臉上,你怎麼也猜不出他的內心到底在想什麼。
從王平向陳寧舉報丁文明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半個月了。陳寧向蔡昌華彙報之後,當天就向省紀委、省監察廳做了彙報,省紀委非常重視,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顧文傑還特地做了從速的批示。
半個月的時間,臨州市公安局包括原常務副局長丁文明在內,一名副局長,刑偵、治安、交通支隊的主官,一共七名副處級以上的幹部被雙規。這在全省的公安係統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動。
之前,臨州市公安局已經在內部做了一係列的調整。在陳寧的運作下,高晉已經調任臨州市公安局副局長兼刑偵支隊支隊長。而王平因為敢於與腐敗作鬥爭,在省廳的力挺下,出任了市局紀檢副書記。
今天的常委會除了傳達省紀委對臨州市紀委的通報批評以外,還有一項決議就是討論臨州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的人選。蔡昌華把這個人選的討論放在今天的常委會上,其用心是可想而知的。
在常委會之前,蔡昌華就已經向陳寧透露過,讓市局的孫副局長接替常務副局長的職務。這個人選對於陳寧來說,並不感到意外。這位孫副局長也是陳寧的老熟人,當初明山發生抬屍上訪,陳寧向蔡昌華彙報時,請求市局介入,就是這位孫副局長帶的隊。
陳寧對這位孫副局長的觀感不錯。同時,在查處丁文明的時候,蔡昌華支持了自己,現在自然是輪到自己投桃報李的時候。
“對於丁文明的腐敗問題,王平同誌曾經向紀委多次舉報過,而且省紀委也曾將王平同誌的舉報信轉下來,但是我們市紀委的經手的有關部門對此根本就沒有引起重視。出現這種情況,我作為分管領導,紀委的主要負責人,對此次工作的失職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將做出深刻的檢討。”在蔡昌華宣讀完省紀委的通報批評後,張晉國猛然抬起頭,深吸了一口氣之後,一臉沉痛地做出了檢討。
一個市委副書記在常委會上公開做檢討,無疑是一件非常沒有麵子的事情。但是,丁文明的腐敗案影響實在是太大了,不但市公安局查處了包括丁文明在內七名副處級以上的幹部。省紀委對當初沒有重視王平舉報的相關部門和責任人追究了責任。當初把王平的舉報信原封不動轉到臨州市紀委的省紀委紀檢一室的主任,遭到了黨內警告處分。臨州市紀委隻獲得通報批評,沒有追究張晉國的領導責任,已經算是比較幸運了。
做完檢討之後,張晉國深深地看了陳寧一眼。這段時間以來,張係在濱江區人事安排上的失利,丁文明遭到查處,連帶著張晉國勢力範圍內的紀檢和政法係統都受到了省紀委和省公安廳的通報批評,讓張係的臉麵盡失,這一切都是拜陳寧所賜。
“大家也都聽到了,剛才晉國書記的發言是非常深刻的。不過,說到責任也不全在紀委的身上,我作為市委書記,班長首先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當然了,我們也應該看到紀委在這段時間配合省紀委調查組的調查工作,還是發揮了相當積極的作用。我們也不能因為紀委的一次失誤就抹殺紀委以往的工作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