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2章 有情況(1 / 3)

竺立群來得突然,去的也匆匆。在遼河飯店四樓的會議室和調研組的成員見了麵,說了幾句場麵話以後,便以不打擾調研組的工作為由匆匆的離去。

其實,竺立群今天來的目的主要也是聽了唐麗珍的勸,見麵會沒有參加,專程跑一次,從禮節上來說意思已經到了。對陳寧這位新貴即使不能交好,也沒必要得罪。

當竺立群的車隊緩緩駛出遼河飯店大門的時候,和陳寧一起把竺立群送上車的沈國棟不由的輕聲嘀咕了一聲:“乖乖,一個市長的排場居然比副總理都大。”

沈國棟的聲音雖然輕,但是一行送行的人都能聽到。鍾陽和曹誌根的臉上頓時有些尷尬。陳寧也用責怪的眼神看了沈國棟一眼。沈國棟看了看鍾陽和曹誌根,也覺得自己當著陽城市幹部的麵去說陽城市市長的閑話很不合時宜,不好意思地衝著陳寧笑了笑。

陳寧若有所思往車隊遠去的方向看了一眼。沈國棟剛才其實也是說了一句大實話,今天竺立群的排場的確要比副總理的都大。副總理在燕京去部委視察工作,也很少用警車開道,隨從也區區不過數人,一般也隻有兩部車。就是在地方上,陳寧就更清楚了,臨州也是省會城市,不要說一個市長,就是省委書記、省長也鮮有竺立群這樣的排場。陳寧暗暗歎了一口氣,竺立群在陽城市這麼張揚,肯定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上麵沒有強硬的靠山,遲早會被人所嫉。

竺立群走後,調研組按照原來的計劃兵分兩路下去開展調研工作。陳寧因為在周六和徐潔一起到過遼西區,有一定的心理準備,不過其他人就不同了,一到遼西工業區,就被空曠的廠房以及成群的下崗工人給驚呆了。

但是實際情況遠非表麵上所看到的現象,隨著調研的深入,就連陳寧都感到十分的震驚。遼西區一共有將近三百家的企業,如今能正常開工的隻有寥寥十幾家。

調研組一共才這麼幾個人一家一家的跑當然是不現實的,陳寧抽了將近二十家大型的企業,參與遼西工業區調研的人員又分成三個小組,分頭下去調研。

陳寧和徐潔以及規一處的處長袁亮一組,在曹誌根的陪同下,首先來到了陽城拖拉機廠進行調研。

陽城拖拉機廠這家生產出共和國第一輛拖拉機的大型企業,早就一年半前就已經宣告破產了。當陳寧一行來到陽城拖拉機廠的時候,還在廠裏留守的領導班子成員已經等候在廠門口迎接了。

陽城拖拉廠的廠長是一個四十出頭的,魁梧、結實的典型東北漢子。當陳寧在曹誌根的介紹下與之握手的時候,發現這位叫穀永立的廠長就是在笑的時候,眉宇中還帶著淡淡的愁容。

陽城拖拉機廠的辦公樓是一棟五十年代的三層樓房,由於年久失修,從外觀上看,破破爛爛的。隨著穀永立和其他拖拉機廠領導班子的成員上樓走進二樓的會議室,裏麵比外麵也強不了多少。不過,因為調研組要來,會議室裏麵斑駁的水泥地倒是拖得挺幹淨,會議桌上鋪著一塊淡藍色的桌布。

“......目前我們廠的外債還有十四億多,拖欠職工的工資就達兩億多元,前年,很多職工都是在長達兩年沒有拿工資的情況下,離開了單位。”穀永立苦著臉向調研組介紹著陽城拖拉機廠目前的情況。

陳寧聽著穀永立的介紹,應該說陽城拖拉機廠的情況,是目前那些破產國企所麵臨的普遍的情況:虧損嚴重,負債累累,大批人員下崗。

“你們有沒有嚐試過找其他的出路?”陳寧皺著眉頭問道。

“找過,早在幾年前廠子還沒有破產的時候,我們就千方百計的找投資,而且我們的條件是非常優惠的,隻要你肯投資,恢複生產,這廠房、土地都可以給你。但是外商也好,投資客也好,到咱們這兒來一看就再也不來了。”穀永立歎了一口氣,頗為無力地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