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馬不停蹄(1 / 1)

為解決糧食問題,部隊改編後旋即開赴山外。馮仲雲隨隊一起行動,以便和金策書記、許亨植支隊長進一步商討下一步計劃。不久,交通員又從遠道引來了一個大個子——他叫徐澤民,是龍江工委派來彙報的工作員。

聽了彙報獲悉,“三肇”(肇州、肇源、肇東)地區群眾抗日熱情非常高漲,急切盼望部隊到那裏去帶領大家打日本鬼子。

幾個人慎重地研究了好幾天。不利的情況是,部隊一旦渡過呼蘭河、越過鐵道線,麵臨的就是一望無邊的三肇平原。要想進山得奔走400餘裏.會不會太冒險了呢?有利的條件是,三肇地區的群眾基礎好,部隊在這裏可以獲得糧食等給養,壯大隊伍……

權衡再三,他們決定去三肇闖蕩一番。打仗沒有任何風險是不可能的。為此他們決定加緊休整,在青紗帳一長起來的時候,馬上開赴三肇平原。

後來,第十二支隊下山後,在三肇平原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他們的戰例成為我抗日聯軍的經典戰例之一,被譽為“三肇烽火”。

安排好第十二支隊的事情,馮仲雲按計劃先返回第三路軍指揮部,然後再去朝陽山,找三支隊繼續完成自己的使命。他和金策、許亨植揮手道別。沒想到,與許亨植又是訣別——第二年秋,許亨植就在同敵人的遭遇戰中壯烈犧牲了。

馮仲雲又和交通員踏上了漫長的山路。回到木溝河,他才知道指揮部轉移到朝陽山去了。又跋涉200多裏,追到朝陽山,卻隻看到了指揮部的帳篷窩子。火堆的餘燼還冒著輕煙,看來離開不久。仔細觀察,還發現了日軍的釘子鞋印和包羊羹的紙——日軍肯定也找到這裏了。他們努力尋找我軍的行動蹤跡,向前摸索行進。

山頭上忽然傳來一陣招呼他們的喊聲,原來是三路軍醫務處的醫生王耀軍。

王軍醫說,指揮部遭到了襲擊,已經撤走了。張蘭生和省委秘書處處長崔清沫在襲擊中犧牲了,當時撤退來不及掩埋。現在估計日軍走了,李兆麟總指揮就派他來尋找收鹼兩位烈士的遺體。

馮仲雲說,我們一起找吧。

經過仔細搜索,終於在一條200米外的山溝裏找到了兩位烈士的遺體。他們采集枯枝,將遺體抬到上麵,引燃了樹枝。在熊熊烈火旁邊,三個人脫帽肅立,告別戰友。

為解決糧食問題,部隊改編後旋即開赴山外。馮仲雲隨隊一起行動,以便和金策書記、許亨植支隊長進一步商討下一步計劃。不久,交通員又從遠道引來了一個大個子——他叫徐澤民,是龍江工委派來彙報的工作員。

聽了彙報獲悉,“三肇”(肇州、肇源、肇東)地區群眾抗日熱情非常高漲,急切盼望部隊到那裏去帶領大家打日本鬼子。

幾個人慎重地研究了好幾天。不利的情況是,部隊一旦渡過呼蘭河、越過鐵道線,麵臨的就是一望無邊的三肇平原。要想進山得奔走400餘裏.會不會太冒險了呢?有利的條件是,三肇地區的群眾基礎好,部隊在這裏可以獲得糧食等給養,壯大隊伍……

權衡再三,他們決定去三肇闖蕩一番。打仗沒有任何風險是不可能的。為此他們決定加緊休整,在青紗帳一長起來的時候,馬上開赴三肇平原。

後來,第十二支隊下山後,在三肇平原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他們的戰例成為我抗日聯軍的經典戰例之一,被譽為“三肇烽火”。

安排好第十二支隊的事情,馮仲雲按計劃先返回第三路軍指揮部,然後再去朝陽山,找三支隊繼續完成自己的使命。他和金策、許亨植揮手道別。沒想到,與許亨植又是訣別——第二年秋,許亨植就在同敵人的遭遇戰中壯烈犧牲了。

馮仲雲又和交通員踏上了漫長的山路。回到木溝河,他才知道指揮部轉移到朝陽山去了。又跋涉200多裏,追到朝陽山,卻隻看到了指揮部的帳篷窩子。火堆的餘燼還冒著輕煙,看來離開不久。仔細觀察,還發現了日軍的釘子鞋印和包羊羹的紙——日軍肯定也找到這裏了。他們努力尋找我軍的行動蹤跡,向前摸索行進。

山頭上忽然傳來一陣招呼他們的喊聲,原來是三路軍醫務處的醫生王耀軍。

王軍醫說,指揮部遭到了襲擊,已經撤走了。張蘭生和省委秘書處處長崔清沫在襲擊中犧牲了,當時撤退來不及掩埋。現在估計日軍走了,李兆麟總指揮就派他來尋找收鹼兩位烈士的遺體。

馮仲雲說,我們一起找吧。

經過仔細搜索,終於在一條200米外的山溝裏找到了兩位烈士的遺體。他們采集枯枝,將遺體抬到上麵,引燃了樹枝。在熊熊烈火旁邊,三個人脫帽肅立,告別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