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雯把她們送到蘇北黃家市江南辦事處。姐姐怡文很快就被蘇中文工團選中,後又轉到蘇中軍區衛校。因固年齡太小,力、事處怕部隊不接收她,勸薛雯把她帶回家。
可固固堅持不回江南,鐵了心要求參加新四軍。當時地委叫她填了一張表。因固寫上了一行醒目的大字——“堅決為革命奮鬥到底!”並在表格上曆史性地填上了“馮憶羅”這個大名。這可是臨別時父親給她取的名字。她還對地委的同誌講:“爸爸是共產黨員,是參加抗日的。我一歲多就離開爸爸了。我現在都想不起來爸爸的模樣兒啦……我能L哪兒找到爸爸呢?隻有在共產黨的隊伍裏才有可能找到爸爸……”
也許正是這些情真意切的話語打動了人心,她才被留下來。地委要她等待機會,跟交通員一起去蘇北。
薛雯還有別的重要工作,需要盡快返回。母女分離的時刻,自是一種難言的離愁……
為了輕鬆一點兒,她們還在相互打趣兒。
薛雯說:“新四軍戰士有哭的嗎?”
固因說:“人家眼睛裏吹進了一粒沙子嘛……”
幾天後,在交通員的護送下,固因隨著一批從上海來蘇北參加新四軍的大學生起程了。日本人還占領著這些地區,他們隻能夜裏步行,白天隱蔽休息。每天夜裏要走幾十裏路,還要過日本人的封鎖線。對於大城市裏來的大學生來說,這就很艱苦了。因此每到宿營地,他們都自顧自地向老百姓借門板.而後卸門板、搭床鋪睡覺。可固固太小,卸不下門板,隻好鑽進老鄉家牛棚的草堆裏睡覺。
就這樣走了七八天,到了臨澤區區委。這裏已經是解放區了。新四軍蘇中軍區的各個部隊一次次到區委接兵,但都拒絕接收閡固這個小女兵。區委不得不三番五次動員她跟交通員返回黃家市。
天無絕人之路,剛巧蘇中軍區衛生部短期培訓戰地醫護人員的衛校來接兵,他們要了固固。就這樣,因固高高興興地跟來人到了衛校。在那裏又戲劇性地見到了怡文,姐妹倆都穿上了新四軍的軍裝,成為新四軍中的小戰士。
至於薛雯的組織問題,她在黃家市地委與地委書記錢敏同誌談了自己的情況。錢書記對薛雯幾年來的工作大加讚賞,說組織上是了解的,她的組織問題將通知縣委盡快解決。以前人黨的證據不好找,就作為新黨員人黨吧……薛雯理解,這也是根據現實情況采取的無奈之舉。對於她來說,能回到黨組織裏來是最重要的。
薛雯把她們送到蘇北黃家市江南辦事處。姐姐怡文很快就被蘇中文工團選中,後又轉到蘇中軍區衛校。因固年齡太小,力、事處怕部隊不接收她,勸薛雯把她帶回家。
可固固堅持不回江南,鐵了心要求參加新四軍。當時地委叫她填了一張表。因固寫上了一行醒目的大字——“堅決為革命奮鬥到底!”並在表格上曆史性地填上了“馮憶羅”這個大名。這可是臨別時父親給她取的名字。她還對地委的同誌講:“爸爸是共產黨員,是參加抗日的。我一歲多就離開爸爸了。我現在都想不起來爸爸的模樣兒啦……我能L哪兒找到爸爸呢?隻有在共產黨的隊伍裏才有可能找到爸爸……”
也許正是這些情真意切的話語打動了人心,她才被留下來。地委要她等待機會,跟交通員一起去蘇北。
薛雯還有別的重要工作,需要盡快返回。母女分離的時刻,自是一種難言的離愁……
為了輕鬆一點兒,她們還在相互打趣兒。
薛雯說:“新四軍戰士有哭的嗎?”
固因說:“人家眼睛裏吹進了一粒沙子嘛……”
幾天後,在交通員的護送下,固因隨著一批從上海來蘇北參加新四軍的大學生起程了。日本人還占領著這些地區,他們隻能夜裏步行,白天隱蔽休息。每天夜裏要走幾十裏路,還要過日本人的封鎖線。對於大城市裏來的大學生來說,這就很艱苦了。因此每到宿營地,他們都自顧自地向老百姓借門板.而後卸門板、搭床鋪睡覺。可固固太小,卸不下門板,隻好鑽進老鄉家牛棚的草堆裏睡覺。
就這樣走了七八天,到了臨澤區區委。這裏已經是解放區了。新四軍蘇中軍區的各個部隊一次次到區委接兵,但都拒絕接收閡固這個小女兵。區委不得不三番五次動員她跟交通員返回黃家市。
天無絕人之路,剛巧蘇中軍區衛生部短期培訓戰地醫護人員的衛校來接兵,他們要了固固。就這樣,因固高高興興地跟來人到了衛校。在那裏又戲劇性地見到了怡文,姐妹倆都穿上了新四軍的軍裝,成為新四軍中的小戰士。
至於薛雯的組織問題,她在黃家市地委與地委書記錢敏同誌談了自己的情況。錢書記對薛雯幾年來的工作大加讚賞,說組織上是了解的,她的組織問題將通知縣委盡快解決。以前人黨的證據不好找,就作為新黨員人黨吧……薛雯理解,這也是根據現實情況采取的無奈之舉。對於她來說,能回到黨組織裏來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