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相隔12年了,這12年中,我始終忠實於自己的黨和國家,在東北杭日聯軍中苦鬥,雖然我曾負過傷,挨俄受凍,但終究活著,現在是因為工作忙迫,情況尚未定,故不能回去看你們。但是熱望著雯來我處,隻要雯在這12年中始終對得起過去的事業,在這方麵沒有失節,那雯仍舊是我的妻。雯,不管你有什麼遭遇,如果你願意回到我這來,我還是熱望的。在東北往後,我們可以好好的幸福地生活。
你們究竟怎樣?父、母、勤兄、衡弟、靜嫂、因因、娃娃都健在嗎?你們這多少年來的日子是怎麼過的?
李茸
1946年2月28日
雯,親愛的雯:
今天上午接到了勤哥、衡弟、父親的三封信,使我喜淚交加!想不到年邁的父親現在還健在人間,所痛心和悲哀的是母親、靜嫂、堅兒已經辭別人世,永遠也不能再見了。
雯,我是在東北苦鬥了十四年。我曾經身經百戰,血染戰袍;我曾經彈盡糧絕,挨過長期的饑俄,用草根、樹皮、馬皮等充饑;我曾經在塞外零下40攝氏度的朔風中露天度過漫長的冬夜;我曾經身負重傷,曾經在槍林彈雨、血肉橫飛中衝殺。艱苦卓絕奮鬥,矢誌忠貞於祖國和人民。
“八一五”蘇聯時日宣戰,我率領部隊配合紅軍作戰,解放東北。遇難之民族英雄李兆麟(張壽錢)即我聯軍三路軍之總指揮。而我即三路軍政委。東北收複,我到了沈陽,後來又到了長春、齊齊哈爾(即過去的南滿、中東二路),如能通行,你就立即來哈找我。
寄去我的照片一張,如有可能請寄我一張照片。來信可寄哈道裏水道街中蘇友好協會轉交我,可是得寄航空信。
仲雲
1946年3月26日
得到仲雲的信,薛雯真想一步跨到他的身邊。她立即把信轉抄寄給憶羅。薛雯知道她會高興得跳起來。她會說:“我終於在共產黨領導的隊伍裏找到爸爸了!”
1946年5月,黨校學習結束,薛雯提出了去東北的要求。組織上支持她,給她開了到華中局組織部的介紹信,從那裏再介紹去東北。薛雯到了淮安,在那裏見到了怡文和憶羅。姐妹倆於1945年底在衛校畢業後就被分配到了蘇中軍區。怡文在政治部門診室,憶羅在司令部門診室當見習醫務員,兩個人都是排級幹部。後來蘇中軍區撤銷,她們被合並到華中軍區,也都來到了淮安,被分配到華中軍區後勤部門診部。倆人整天背著藥箱去後勤部所屬的工廠給工人看病。華中局組織部在淮安,組織部長是錢敏同誌。為薛雯開介紹信時他為難了,仲雲的信未寫明在哪個單位,往哪裏介紹呢?第二天,薛雯又去組織部,錢敏同誌剛在大院裏拿到了當天的《新華日引妙,匕麵一排醒目的標題——仍仲雲當選鬆江省主席》。
真是老天有眼,這個難題迎刃而解,他高興地為她們開了介紹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