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陳伯茂采納自己的建議,陳頊講了一則漢高祖劉邦與雍齒的故事:雍齒是劉邦的同鄉,跟著劉邦一道起兵反秦。劉邦對雍齒非常信任,把打下的第一座城池“豐”交給他把守,但雍齒卻辜負了劉邦的信任,當魏王派軍攻打“豐”時,雍齒未作什麼抵抗便開城投降。後來雍齒又投靠項羽,為了立功,他給項羽獻計,綁架劉邦的親人,以此要挾漢王。劉邦對雍齒恨之入骨,奪取天下後他頭一個要殺的就是雍齒。但張良力勸劉邦放過雍齒,以此安定人心。最終,劉邦以大局為重,非但沒有殺雍齒,反而封他為侯。
從個人情感出發,陳伯茂實在無法接受叔叔的勸諫,但為了大陳江山,他咬了咬牙,采納了叔叔的建議。
接下來,陳伯茂下詔,封賞討逆功臣:陳頊任大司馬,邱爽任丞相,雷諾任禦林軍督統、薛守禮任領軍將軍,梁懷仁任尚書令,張允任左仆射。牛小四不願當官,被封了個侯爵。
但是,牛小四認為侯爵太小,噘著嘴對陳伯茂抗議道:“我是皇帝的哥哥,應該封王才是呀!”
此言一出滿朝嘩然,從古到今,還沒有哪個臣子當著皇帝的麵嫌封賞太輕。陳頊對此含笑不語,邱爽、梁懷仁卻皺起了眉頭。
陳伯茂向牛小四解釋道:“自秦漢以來,非宗族同姓不得封王,本朝亦是如此。”
牛小四撓了撓頭皮,嘟囔道:“封王不行,封個公爵總可以吧?”
聽了這話,邱爽忍無可忍,衝牛小四提醒道:“此乃朝堂,並非集市,怎可隨便聒噪!就算皇上封你個亭長,也是莫大的恩典,做臣子的,豈敢挑三揀四!”
牛小四撇撇嘴,冷哼道:“我跟我弟弟嘮嗑,你插什麼嘴!”
邱爽氣得白胡子直蹺,怒斥道:“老夫為官四十餘載,在朝堂之上,從未見過你這般胡言亂語的潑皮!”
陳伯茂見狀,忙對邱爽道:“我這位義兄性情爽直,閑雲野鶴慣了,邱丞相莫怪。”轉頭又對牛小四安慰道:“對平民而言,侯爵已是最高封賞,將來你立了大功,朕再加封你為公爵。”
牛小四道:“其實,封啥爵位我不在乎,我就怕自己這個皇兄身份低了,給皇上丟臉。”
張允擔心牛小四再信口雌黃,悄悄扯了扯他的脖領,牛小四這才閉嘴。
接著,陳伯茂準備封賞空渺,可瞧遍了金鑾殿,沒瞅見他的身影,於是衝群臣問道:“空渺去了哪裏?”
張允躬身答道:“就在鳴鍾擂鼓時,空渺出了台城,臨走前他讓我轉奏皇上,說自己乃方外之人,無意為官。”
陳伯茂聽罷,對師傅更添了一份敬重。
讓陳伯茂窩心的第三樁事,跟他的私生活有關。
陳伯茂決定立馮落雁為皇後,將慕容明明、元茵立為貴妃,對此滿朝文武沒有任何異議。但是,當他提出準備將吳優優接入台城,封為貴嬪時,所有大臣一至反對,連雷諾、張允、薛守禮都覺得此事荒唐,隻有牛小四一人表示讚同。
為了讓陳伯茂采納自己的建議,陳頊講了一則漢高祖劉邦與雍齒的故事:雍齒是劉邦的同鄉,跟著劉邦一道起兵反秦。劉邦對雍齒非常信任,把打下的第一座城池“豐”交給他把守,但雍齒卻辜負了劉邦的信任,當魏王派軍攻打“豐”時,雍齒未作什麼抵抗便開城投降。後來雍齒又投靠項羽,為了立功,他給項羽獻計,綁架劉邦的親人,以此要挾漢王。劉邦對雍齒恨之入骨,奪取天下後他頭一個要殺的就是雍齒。但張良力勸劉邦放過雍齒,以此安定人心。最終,劉邦以大局為重,非但沒有殺雍齒,反而封他為侯。
從個人情感出發,陳伯茂實在無法接受叔叔的勸諫,但為了大陳江山,他咬了咬牙,采納了叔叔的建議。
接下來,陳伯茂下詔,封賞討逆功臣:陳頊任大司馬,邱爽任丞相,雷諾任禦林軍督統、薛守禮任領軍將軍,梁懷仁任尚書令,張允任左仆射。牛小四不願當官,被封了個侯爵。
但是,牛小四認為侯爵太小,噘著嘴對陳伯茂抗議道:“我是皇帝的哥哥,應該封王才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