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高原西郊》與張煒的“葡萄園情結”(1 / 2)

小說主人公“寧”是小說的第一層麵的抒情主體形象。這個主體有著流浪的性格,是一個在城市與鄉村、曆史與現實中漂泊、流浪的思想者和追問者。在故鄉蠶山山脈的葡萄園破產之後,他帶著精神上深深的創傷,回到了從前熟悉的城市。為了家庭的責任、親人的期待,他四處尋找工作,並最終來到一個姓黃的退休科長創辦的“營養學會”上班。然而,暫時的妥協並不能安放他的精神與靈魂,他終於不堪忍受城市沉悶無聊的氛圍,以及對朋友莊周的愧疚,獨自前往葡萄園舊址追尋舊夢,並到山區尋找逃亡在外的被冤枉的摯友莊周。在礦山非人的生活中,他經受了肉體和心靈的多重磨難,礦工們野蠻原始的強力、工頭的罪惡與殘忍、底層人強烈的生存欲望、無奈而悲苦的命運以及善良、樸實的人性與情感,都作為救贖“良藥”對他進行了一次真正的“精神洗禮”。小說結尾,滿身傷痕的“寧”又重新回到了城市,但這不是一次簡單的回歸,而是一次“再出發”,他的內心力量更為堅強,精神主體也更為強大了,他可以麵對一切,並真正走上城市的“最前線”了。與“寧”相呼應,莊周是小說第二層麵的精神主體。他是主人公形象的一個補充,作為一個流浪者,他對現實的逃亡與主人公有著相似的精神向度,而被誣為殺人犯後的逃難以及在礦山的磨難都是他精神的煉獄,而在對冉冉的“愛情”和治病過程中,他的精神得到了最終的升華。曲婉、雲嘉則是與現實相對應的“曆史”層麵中的精神主體形象。在那個曆史年代曲婉對罪惡的抗爭,對尊嚴的維護,對生命的珍視,對愛情與美的嗬護,都感人至深,他在山中的艱難求生與隱居曆程是知識分子的人格和精神主體成長的最有說服力的證明。《你在高原西郊》就這樣以三條彼此互文、滲透的線索,見證了知識分子精神主體成長的“曆史”,從而塑造了一個強大的主體形象。小說中,“寧”、莊周、曲惋既是獨立的個體的,又是一個複合的“主體”的有機部分。小說的題目“你”既指稱他們每一個人,又指稱他們的整體,而“高原西郊”也是他們共同的精神磨煉之地。

從藝術層麵上來看,《你在高原西郊》不再簡單化地追求語言層麵上批判城市或現代文明的快感,也不把對人性和曆史的批判僅僅停留在理念和道德層麵上,而是深人個體的精神體驗與生存體驗,讓反思與批判的“思想”與個體的血肉生命緊緊相連。這可以說是張煒在處理小說的思想與藝術問題方麵的一個重要突破。在這部小說中,張煒已經有效地突破了“思想”的“瓶頸”或“陷阱”,實現了藝術上的真正跨越。《你在高原西郊》的藝術力量首先來自於其巨大的人性力量。與此前小說固定的道德化視點不同,這部小說對現代化、曆史、現實的反思與批判又重新回歸了“人性”的視點。作家對於“美”、“愛”、“善”之被毀滅過程的描寫驚心動魄,非大手筆不能為。曲婉與雲嘉的愛情、路吟與老師的相互關愛、莊周與冉冉的生死情、“寧”與加友和小懷的“情誼”,甚至紅雙子與路吟之間扭曲、變形的“愛”,也都算得上感天動地。作者努力從複雜的人性層麵去揭示曆史與人性的內涵,不僅主要人物豐滿、立體,而且也有效地避免了反麵人物刻畫上的漫畫化或臉譜化傾向,充分展示了生命個體在人性、人格和生命方式上的矛盾性與複雜性,並投注了強烈的人道主義的悲憫。這方麵,紅雙子和藍玉的形象就是最為成功的例證。其次,《你在高原西郊》的藝術力量還來自於其強烈的詩性風格和詩化氣質。張煒是一個很詩人化的作家,對詩性的追求一直是其小說創作最重要的追求之一。《你在高原西郊》的詩性風格,不僅體現在其詩性質地的語言風格以及大量的詩歌段落的引用上,更體現在其抒情主體詩性化的生命態度和精神方式上。某種意義上,寧、莊周、曲婉、雲嘉,甚至聶老、濱都是不折不扣的詩人,他們精神主體的成長是與他們的詩性的生命態度緊密相連的。另一方麵,整部小說的敘述和結構其實遵循的也正是詩歌的節奏與原則。三條線索仿佛詩歌的三個樂章,彼此呼應,內在的音樂旋律循環往複,巧妙地對應著人格和精神的律動。

小說主人公“寧”是小說的第一層麵的抒情主體形象。這個主體有著流浪的性格,是一個在城市與鄉村、曆史與現實中漂泊、流浪的思想者和追問者。在故鄉蠶山山脈的葡萄園破產之後,他帶著精神上深深的創傷,回到了從前熟悉的城市。為了家庭的責任、親人的期待,他四處尋找工作,並最終來到一個姓黃的退休科長創辦的“營養學會”上班。然而,暫時的妥協並不能安放他的精神與靈魂,他終於不堪忍受城市沉悶無聊的氛圍,以及對朋友莊周的愧疚,獨自前往葡萄園舊址追尋舊夢,並到山區尋找逃亡在外的被冤枉的摯友莊周。在礦山非人的生活中,他經受了肉體和心靈的多重磨難,礦工們野蠻原始的強力、工頭的罪惡與殘忍、底層人強烈的生存欲望、無奈而悲苦的命運以及善良、樸實的人性與情感,都作為救贖“良藥”對他進行了一次真正的“精神洗禮”。小說結尾,滿身傷痕的“寧”又重新回到了城市,但這不是一次簡單的回歸,而是一次“再出發”,他的內心力量更為堅強,精神主體也更為強大了,他可以麵對一切,並真正走上城市的“最前線”了。與“寧”相呼應,莊周是小說第二層麵的精神主體。他是主人公形象的一個補充,作為一個流浪者,他對現實的逃亡與主人公有著相似的精神向度,而被誣為殺人犯後的逃難以及在礦山的磨難都是他精神的煉獄,而在對冉冉的“愛情”和治病過程中,他的精神得到了最終的升華。曲婉、雲嘉則是與現實相對應的“曆史”層麵中的精神主體形象。在那個曆史年代曲婉對罪惡的抗爭,對尊嚴的維護,對生命的珍視,對愛情與美的嗬護,都感人至深,他在山中的艱難求生與隱居曆程是知識分子的人格和精神主體成長的最有說服力的證明。《你在高原西郊》就這樣以三條彼此互文、滲透的線索,見證了知識分子精神主體成長的“曆史”,從而塑造了一個強大的主體形象。小說中,“寧”、莊周、曲惋既是獨立的個體的,又是一個複合的“主體”的有機部分。小說的題目“你”既指稱他們每一個人,又指稱他們的整體,而“高原西郊”也是他們共同的精神磨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