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貞觀七年,晉太始五年(255年),秋。
劉封坐鎮冀州,積極調兵遣將,糜貞主持後方,勞軍慰問,兩人夫唱婦隨,好一番和諧景象。
也幸虧劉備早早病逝,要不然看到“母慈子孝”這一幕,估計要氣得棺材板掀起來。
劉備在九泉之下,有什麼不堪的想法,劉封現在並不在意。
他是開創了統一基業的大漢皇帝,劉備隻不過是三分天下的蜀漢皇帝,這同樣的兩個皇帝,在大漢士子和百姓中的地位大不一樣。
就在鄧艾東路軍奪取渤海、鍾會中路軍直逼範陽的同時,薑維在西線的動作也加快了起來,劉淵再有本事,與薑維相比還是差了不少。
九月間,薑維以呼延部落為先導,將盤據在黑山的匈奴劉淵團團包圍,劉淵雖然是後來的匈奴劉漢皇帝,但現在隻不過是一個空掛大單於名頭的匈奴酋帥,在名聲不顯的情況下,就算再有本領,麵對圍剿的漢軍也一樣沒有應對之策。
在苦苦支撐了一個月後,劉淵困守山中糧食無著,不得己隻能帶著殘部北撤草原,為了擺脫薑維的追兵,劉淵還給盟友女真部落首領阿古打挖了個坑。
阿古打得到劉淵求援的消息,帶著本部騎兵前往求援,結果被薑維手下大將趙廣咬住。
在陰山一線的遭遇戰中,趙廣率漢騎遠征,一場漢騎與胡騎的大戰之後,阿古打被趙廣龍膽亮銀槍刺於馬下,其女真部眾三千餘勇士,也被漢軍給屠了一個幹幹淨淨。
經此一戰,遼西一帶的遊牧部落在聽到趙廣之名後,將其比作漢代名將李廣。
東、中、西三線作戰均告失利,坐鎮薊縣的司馬昭終於急紅了眼,劉封親征,漢軍連連告捷,他司馬昭要是再躲在後方,晉胡聯軍的士氣鼓不起來,這一場大決戰不戰即敗。
漢軍三路並進,箭指幽州,長安失守時,司馬昭可以逃亡洛陽,洛陽失守時他又逃到鄴城,鄴城之後是晉陽,晉陽之後又是幽州薊縣,薊縣之後,晉國再無九州疆土。
在失望失落之下,司馬昭連連召集麾下群臣商議,但在失了成濟、司馬泰之後,晉國人丁稀落,到宮中來議事的官員越來越少。
就比如曾經的重臣荀勖,這段時間借口勞軍,跑到了範陽,態度漸行漸遠,很明顯是想要和司馬昭劃清界線,以投蜀漢。
無奈之下,司馬昭隻能把希望寄予最為親近的司馬炎、郭槐兩人身上。
司馬炎這時已經成年,看到父親這般絕望,心中也是戚戚,身為晉國太子,他自然期望晉國越來越強大,而不是像現在朝不保夕。
“父皇,從當下的人心所向來看,國中之人已經靠不住了,現在我們能依靠的,就隻有外援,炎聽說,前吳的太子孫和、大傅呂岱,如今在島夷住歇,要是能遊說孫、呂兩人共抗劉封,那海上的航道就能得到保證。”
司馬炎和孫和兩人,一個是晉國太子,一個是吳國太子,也算是同病相憐之人,處境相同,境遇也相似。
這一次晉國有難,司馬炎第一個想到的援兵,就是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