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天下一統義母是皇後(3 / 3)

等到劉封聽到司馬昭被亂刃分屍的消息,倒是感慨了一番。

成王敗寇。

司馬昭死於兩軍陣前,倒也不失為一個開國君王。

涿縣之戰,隨著司馬昭之死漸漸平息,至於開戰以來作壁上觀的劉淵諸胡,則在鴦攻入胡營之時,毫不卷念的拔營而逃。

劉淵帶著這一跑,其餘跟風的雜胡,也很是幹脆的跑了一個幹淨。

漢晉兩個皇帝對決,最後以司馬昭身死而結束,這一消息傳開,還在範陽的王閉城三日,到了第四日時,終於下令打開城門,向城外的鍾會投降。

王雖是晉將,但其父王雄早年是魏國的幽州刺史,相比司馬家族,王雄對曹魏要更加的親近些,這一次,夏侯莊奉鍾會之命遊說,王想著曹氏、夏侯氏的子弟,已經有多人投奔了漢國,他要是附漢,也不算背叛了曹魏。

範陽兵不血刃被漢軍拿下,在晉國的臨時行都薊縣,得知司馬昭身死,涿縣大敗之後,城中亂作一團,有多名晉國官員也不等漢軍殺到,即掛冠而逃。

與此同時,薑維領軍由漁陽包括幽州後路,在遼西一帶與劉淵等北逃草原的胡騎遭遇,兩支騎兵在曠野中不期而遇,一場漢胡大戰上演。

劉淵在奔逃之中,發現有漢軍阻路,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這一次,他從涿縣帶出來的胡騎約有七千餘騎,其中不乏原先隸屬於匈奴的宇鮮卑等部落勇士,這支騎兵如果能安全的帶回草原,匈奴複興就有了希望。

但現在,薑維擋在了前麵,他要是避之不戰,那這些草原上的勇士很快就會像拋棄司馬昭一樣,把他這個掛名大單於給一樣棄了。

薑維、劉淵又是一場大戰,兩人的能力方麵,薑維要更加的全麵,但劉淵麾下的胡騎,對野戰更有心得,一時間倒是打了一個平手。

但很快,薑維麾下趙廣、胡烈、柳隱三將齊出,各帶著一隊騎兵反複穿插於胡騎陣中,稍臾之後,就將匆忙聚合起來的劉淵軍給衝得七零八落。

在倉皇之下,劉淵想要重施故計,朝著無人方向逃跑,卻不想薑維早就盯他一個正著,箭法上頗有造詣的薑維集中諸葛機弩,對劉淵等人邊追邊射。

兩軍從幽州北漁陽一直追殺到燕山山脈的北端,劉淵身邊的部眾,從最開始時的千餘人,到後麵幾百人,再到十幾人,最後隻剩下了他一個人。

在其身後,薑維依舊帶兵猛追,他已經得知涿縣大捷的戰況,知道眼前的劉淵已是他能夠抓到的最大的一個敵將。

此番要是不取了劉淵的首級回轉,那他薑維的西路軍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倒了黴的劉淵,最後戰馬都跑得口吐白沫倒下,也沒能躲過薑維的追殺,在身中數箭之後,隻能不甘心的閉上了眼睛。

一朝雄心壯誌,也隨之煙消雲散。

司馬昭、劉淵等晉胡聯軍首領俱死,幽州各郡、縣在漢軍的大勢麵前,也紛紛投降,重新在城頭樹立漢家旗幟。

一個月後,晉國征南大將軍王基在青州臨淄發布檄告,決定棄晉歸漢,至此,天下九州經過多年動蕩之後,終於回歸一統。

一年之後,從半島傳來消息,東吳最後的名將呂岱病逝,島夷發生內鬥,諸夷亂作一團。

得此有利時機,漢皇劉封在洛陽、長安兩地誓師,以陸抗、丁奉率大漢海軍從青州渡海遠征島夷,以鄧艾、羊祜率大漢陸軍從遼東征討諸夷。

兩軍經過半年多的征討,終於在半島的中部將司馬炎、孫和的殘餘勢力擊潰,其役,司馬炎逃至海島,最後被羊祜俘虜,晉國皇後郭槐與慕容部落首領慕容瘣沒於亂軍之中。

東夷既定,丁奉得劉封詔令,繼續渡海倭國,駐軍於島,倭人不服,幾番發動械鬥,結果被久經戰陣的丁奉不客氣的殺了一個通透,倭人血流成河,聞丁奉之名,個個瑟瑟發抖。

東麵既定,在涼州以西,薑維、趙廣、傅僉與涼州刺史郭統等將會合,率西征軍進入西域,重新建立西域都護府,一時間漢家聲勢傳於四方,更盛兩漢之時。

重新一統九州之後,劉封三世強漢之聲勢其聲威如日中天,特別是隨著漢軍掃蕩諸胡的戰功傳來,在四夷諸胡之中,劉封之名更勝兩漢多年皇帝,草原胡族在震憾之下,屈膝伏首,遙尊劉封為天可汗。

在大漢國內,劉封又適時頒下數道治政詔令,其中不乏後世先進的措施,大漢的國勢也在劉封及眾臣的勵精圖治下強盛起來。

與此同時,劉封和糜貞之間不離不棄的事跡,也被大漢朝堂的人士子傳為佳話,在他們撰寫的史籍之中,關於糜貞早年為劉備夫人的經過,也被抹得幹幹淨淨。

當然,這一種抹平不可能全無痕跡,比如,劉封有時候還會漏出點破綻,稱呼糜貞一聲“義母”,但這已經無關緊要,因為皇帝的一時口誤,並不會落在正式的史稿之上。

至於說民間野史怎麼記載,那可信度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漸的成為一個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