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學校,扣除學費、車費和第一次充的飯卡錢,她的手上隻有542塊錢。
500多塊錢撐整個學期。看著那些手裏拿著名牌手機,在學校超市挑選精致的生活用品的同學,她也曾在一瞬間抱怨為什麼自己要生在一個連生存都要成問題的家裏。但是轉眼,她便開始檢討自己,父母和弟弟已經把最好的讓給了自己,她有什麼資格去羨慕和不甘!
她開始計劃自己的最低開銷,如果不是這樣,她將難以維持到期末。可是隻有節流是遠遠不夠的,看到學校牆上到處張貼的招聘信息,她也顧不上揣測那些是不是騙子,便毅然決然地給用人單位打去電話,做起了兼職。那時候的她,天天都在外麵拚命,而我們卻一度以為這個姑娘在大學交了男朋友,躲在某個角落偷偷幸福著。
她每天都會跑去超市當兼職,有時候負責賣奶茶,有時候負責發傳單,一個小時10塊錢,還不及城市孩子手中的一個冰淇淋的價錢,她卻幹得十分起勁。上大學的第一個月,她利用閑暇時間掙了600塊錢。她沒有動一分錢,在第一時間把錢寄到了家裏,因為早在賺錢的第一天她就做好了打算,讓弟弟繼續上學,這樣才不至於耽誤弟弟後半生的命運。
到了第二個月,她依舊每天早出晚歸,被宿舍阿姨責罵,被我們這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姐妹“調教”,不過開心的是,在第二個月她居然吃上了肯德基。
那是一場意外,在發傳單時,外麵突然下起了雷陣雨,把她澆得像個落湯雞。她拚命護著手裏的傳單,生怕回去被老板責怪。老板後來知道了這件事,笑著說這個傻姑娘太呆板,那一次,老板多給了她十塊錢。於是她拿著這個意外的獎賞走進了一家肯德基,在點餐區猶豫了半天,最終買了一份上校雞塊。
那是她吃的最貴的東西,卻也是最美味的東西。
她的日子就這樣過著,像每一個窮人家的小孩一樣,因為不屈而學會了努力……
大一寒假回家,父親還在為她下學期的學費發愁,她卻掏出了2000塊錢交到了父母的手裏。鄰裏紛紛誇父親的決定高明,讓女兒上了大學,不僅沒花家裏錢,還賺了錢交了回來。那一次,她第一次看到父親挑起的眉毛,眼神裏都是驕傲。
就這樣,大學四年,她除了第一學期的學費,再也沒有花過家裏的錢。她說那是自己的未來,沒必要讓家裏承擔。
大四那年,這個姑娘憑借自己優異的成績,當上了交換生,走出了國門,跑去了日本。在日本,姑娘依然沒有忘記努力,我在感謝她的禮物時,這家夥跟我聊天的內容依然是哪家便利店的工資給得高。
我繼續批評,她繼續不知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