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八十八章:退兵三百裏(1 / 2)

大草原何其遼闊,虎墩兔被建奴打得西遁之後,喀喇沁的地盤大得跟後世的浙江省差不多。

最靠西的喀喇沁部都不是蘇布地的嫡係,更加不是喀喇沁的強大部落。

所以黃毅、赫丹巴特爾發動突然襲擊一個月就能幹掉了十幾個。

攻打蒙古部落想要做到全殲太困難,每一次攻伐都會有不少蒙古輕騎兵逃跑。

此時絕大多數喀喇沁部落都知道強敵來襲,不少部落摒棄前嫌抱團取暖。

一些部落本著惹不起躲得起的想法忙著往東遷徙。

有幾個部落已經派遣使者前往共主蘇布地部求援。

已經抱團的部落能夠組織起兩三千控弦人,按理說有了一戰之力。

但是他們顧忌家小和家當、過冬的牛羊, 沒敢主動攻打黃毅,而是在組織力量防備黃毅的攻擊。

黃毅有理由相信,喀喇沁部落的酋長中應該有不少跟建奴走得近,他們畢竟一起入關打劫過。

現在極有可能已經派遣信使向建奴求援了。

此時去攻打,敵人有了準備,且建奴援軍有可能出現在某個喀喇沁的部落裏。

六七個甚至於更多的喀喇沁中小部落聚集起來力量不弱, 再有建奴的督戰和指揮,喀喇沁諸部各懷鬼胎不肯先出頭的現象會被遏製。

黃毅必然會麵臨惡戰, 導致慘勝發生。

慘勝如敗,黃毅不願意過度消耗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力量。

所以在打得順風順水之時忽然退兵三百裏,讓做足準備的敵對方幹瞪眼。

接下來敵人會麵臨一個大問題。

如果繼續抱團在已經圍起結實木遮攔的營地裏空耗光影,食物危機就會出現。

況且明末的喀喇沁三十六家從來都不是鐵板一塊,而是一盤散沙。

在部落有可能被消滅的情況下,他們可以抱團,危機解除後,保不準相互之間就打起來了。

還有一個大問題,建奴的援軍來了,喀喇沁部落不得好酒、好肉伺候著?

十天半個月能忍,長期以往誰受得了?

況且建奴在韃子麵前是高人一等的,是作威作福的。

知道敵人退兵後,請建奴來支援的喀喇沁部落必然有了引狼入室的感覺,時間一長必然離心離德。

打了一個月,距離根據地三百裏內再也沒了喀喇沁的部落。

黃毅決定退兵,接下來依舊是親自參與偵查,等過了年喀喇沁部落的防禦鬆懈下來再次搞突然襲擊。

爭取再幹掉七八個部落。

先挑有建奴駐兵的部落下手,偵查的目的是必須搞清楚有多少建奴,能否下手以不超過一個牛錄的建奴兵馬為上限。

黃毅管理大草原的辦法簡單粗暴!

穀滎

依舊是消滅原統治階級, 扶植無產階級當家做主成為新酋長,又得防止新酋長做大成為隱患,所以進行細分互不歸屬。

合計消滅了十三個大小不等的部落,重新組成了二十一個無產階級統治的部落。

任命了六十三個互相不隸屬,直屬根據地領導的酋長,給每個酋長都劃分了放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