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四章:漁陽鼙鼓動地來(1 / 2)

黃毅突發奇想,既然這部好戲如此受歡迎,為何不組隊去宣大、山西巡演?

沒有劇場不要緊,可以找個寬敞的地方臨時搭台啊!

黃毅小時候學校經常包場看馬戲。

馬戲團都是在一處空地搭建一個大帳篷進行演出。

《氣壯山河》劇組完全可以搭建一個碩大的蒙古包,搭建舞台進行演出。

黃毅繳獲的蒙古包多著呢,搭建蒙古包的羊毛氈、木條也很多,擅長搭建蒙古包的人才更加多。

備足材料, 分工明確,經常演練,確保一天時間完成一個能夠容納五百觀眾蒙古包肯定做得到。

想到就要做到,黃毅把這個設想跟汪柏山、藍進魁、劉士富、葉惠玲、左芳蓮、小九等等講了。

要求他們組織人手即刻演練。

並且告訴他們,如此正能量的好戲去宣大巡回演出肯定能夠得到宣大總督的支持。

這部戲如此受歡迎,戲票收入應該不少, 說不定巡回演出幾十場, 能夠賺幾百、幾千兩銀子。

根據地在大發展,所有人都知到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劇組能夠去宣大賺錢當然要竭盡所能。

於是乎,演練開始了,舞台、道具、服裝、演出的蒙古包,演員、導演、龍套、護衛等等住宿的蒙古包……

所有的家夥事兒都得編號裝車,護衛都得兼職做馬車夫、搬運工、雜工,整個劇組由五十駕大號馬車運輸,擁有挽馬一百匹。

意味著至少有五十個能夠騎馬、趕車的護衛。

為了能夠輪休,安排七十個青壯年護衛,這些護衛從民兵中選拔騎術最好的。

護衛們管吃管住,一個月的折色發一兩銀子,本色給半石麥子。

明朝的軍隊、官吏發餉、發俸祿都是以折色加本色的方式,一般情況下本色是糧食,折色是銀錢。

如果劇組的盈利可觀,回來時還會給所有人發賞銀。

第四天,智、勇、雙、全等等帶領絕大多數人馬回來了,根據地一下子又多出四千多漢民。

汪柏山、張氏等等已經習慣了安置工作, 一切有條不紊。

這半年根據地城池裏如同一個大工地, 已經修建了很多集體宿舍,而且都是帶大炕的那一種,每個大炕都能睡二十人。

城裏儲備的煤炭足夠使用一年,可以保證所有人都能在溫暖的室內度過嚴冬。

被解救的漢民沒想到會來到這麼好的地方生活,絕大多數都激動得淚流滿麵。

來了,看過了,放心了,耿章光、耿章華、姨娘等等準備回去,這時耿章光當然要把來此的目的之一說一說。

過年前入關去宣府宣大總督府邸參加喜宴?

黃毅心裏是一萬個不願意,但是耿章光說得明明白白,他爹、娘至今都沒跟黃毅見過麵。

人家毅然決定把兩個閨女都嫁給自己,不去讓未來的老丈人、丈母娘瞧一瞧理上說不過去。

沒轍,黃毅隻能答應了.

既然決定了去宣府,那就宜早不宜遲,明天就出發,過年前趕回來,正好和回去的耿章華他們同行。

然計劃跟不上變化!

就在黃毅布置防禦、安排生產計劃的時候,北城門樓子瞭望哨發現北山口烽火墩然起一柱狼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