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第三次來到門前,婦人告訴他:“我不生氣了,因為不值得氣。”

“還知道值不值得,可見心中還有衡量,還是有氣根。”高僧笑道。

婦人問高僧:“大師,什麼是氣?”

高僧將手中的茶水傾灑於地。婦人視之良久,頓悟,說:“大師,你請開門吧,我明白了”。

婦人叩謝而去。

何苦要氣?氣是別人吐出而你卻接到口裏的那種東西,你吞下便會反胃,氣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的蠢行,人生氣是在跟自己嘔氣,過不去。還會影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健康。人一旦生氣動怒,神智便不會清楚,處理問題也會偏激,往往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了。所以,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必須做到不動氣。人若能克服自己的憤怒,便能克服最強的敵人。人一旦動怒生氣,不論因為什麼,首先遭到傷害的就是動怒者自己。

有一個八十歲的武術禪大師。按規矩,哪個弟子能夠擊敗他,誰就可以接替他。所以所有的弟子都希望有一天他會接受他們的挑戰,因為現在他越來越老了。

有一個聰明的弟子,他一次又一次地到大師那裏去挑戰,大師笑著避開了他。弟子開始認為大師已經老弱得害怕,隻想躲開挑戰。所以有天晚上他一再堅持,還發火說:“你不接受我的挑戰我就不走,明天早晨你必須接受。你越來越老,過不多久我就沒有機會表明我向你學到了什麼,這一直是個規矩。”

大師說:“如果你一定要挑戰,也可以,去做一件事,到附近的寺院裏,那裏有一個修士是我十年前的弟子。他在武術禪上已很有能力,結果他扔掉劍做了一名修士。他是我最適合的接班人,卻沒有向我挑戰過,而他是唯一能向我挑戰以至打敗我的人。所以你先去向他挑戰。如果你能擊敗他,那就到我這裏來;如果不能擊敗他,那就丟掉這個念頭。”

那弟子馬上去找那寺院向那修士挑戰。他不相信這名單薄瘦削的修士會是一個武術禪大師。修士聽了大笑,說道:“你來向我挑戰?即使你師父也不敢向我挑戰,他也害怕。”

弟子一聽完全氣瘋了。他說:“馬上站起來!這是我帶給你的劍,我知道你是個修士,也許沒有劍。”

修士泰然自若地說:“你不過是個孩子,並不是武士。你馬上就會被我殺死的,你為什麼要求不必要的死亡呢?”

這話使弟子更生氣了。

修士說:“我不需要這劍,因為一個真正的大師從不需要它。我不會攻擊你,我隻是要給你個機會攻擊我,好讓你的劍折斷。你不是我的對手,你隻是個孩子,如果我拿起劍來對著你,人們就要笑話我。”

這太過份了!年輕人氣得跳了起來。

這時他看到修士站起來了,閉上眼睛,開始左右搖擺——突然,他發現修士已經消失了。隻有一根能量的柱子——沒有臉,左右搖擺著。他害怕了並開始退縮,能量柱搖擺著,開始向他移動。他扔掉了劍,用最大的聲音尖叫著:“救救我!”

高僧第三次來到門前,婦人告訴他:“我不生氣了,因為不值得氣。”

“還知道值不值得,可見心中還有衡量,還是有氣根。”高僧笑道。

婦人問高僧:“大師,什麼是氣?”

高僧將手中的茶水傾灑於地。婦人視之良久,頓悟,說:“大師,你請開門吧,我明白了”。

婦人叩謝而去。

何苦要氣?氣是別人吐出而你卻接到口裏的那種東西,你吞下便會反胃,氣是用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的蠢行,人生氣是在跟自己嘔氣,過不去。還會影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健康。人一旦生氣動怒,神智便不會清楚,處理問題也會偏激,往往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了。所以,無論遇到什麼情況,都必須做到不動氣。人若能克服自己的憤怒,便能克服最強的敵人。人一旦動怒生氣,不論因為什麼,首先遭到傷害的就是動怒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