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後記

《〈手稿〉的美學解讀》一書出版後,我沒想到會有接連不斷的得獎機遇:遼寧省第三屆文學評論獎、遼寧省人民政府首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第三屆魯迅文學獎——理論評論獎、首屆中華優秀圖書獎,在遼寧大學也成為“211工程”的標誌性成果。對此,深有“盛名之下,其實難副”之感。我清醒地知道,這本書還是這本書,書有不足;我還是我,仍須努力。

凡是成功的存在都屬於過去,它作為既成存在的消極一麵,是它不能立即成為真正的過去,而是時有暈輪在閃動,讓人存有一種自得自滿的餘意,這時,過去的成功不僅不能成為新的創造追求的起點,反而有可能成為繼續追求的一種阻礙。

此書在接受魯迅文學獎評審時,評委會對此書曾提出:“書末若附有參考文獻目錄和重要術語索引,作為學術著作體例上會更為完備。”我認為這個建議很重要,特在書後補作了這兩項。

這次再版,在書前加印了魯迅文學獎理論評論委員會的評語;並把王充閭同誌對此書的評論文章作為序言印在書上;還有範詠戈同誌在《文藝報》上對理論評論獎獲獎論著總評中直接有關此書的評論文字也摘錄印於書前,供讀者參閱。

此書幾次被提到評獎委員會的委員麵前,蒙各位專家的不棄,給予足夠的肯定,實在是十分感謝他們的抬愛,我把這視為對我的有力推動和鼓舞,今後必將加倍努力,以不負他們的熱情期望。

此書出版後,蒙遼寧省作家協會、遼寧省文聯、遼寧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遼寧大學出版社領導的熱情關注,2005年9月17日在沈陽由劉兆林同誌主持召開了“《〈手稿〉的美學解讀》學術研討會”,會上不少專家學者都發表了意見,座談會紀要由許寧整理,將收入《生命價值的創造》一書中。同時還有一些同誌先後寫的對本書的評論,也收入了上述書中。

本書的“專業名詞術語索引”是徐迎新和王香寧幫助作的。

在本書再版之際,向參加研討會和撰寫書評與關注此書的各位同誌表示衷心感謝。

我在本書前也加寫了一篇全麵介紹本書內容的文章,在書後的附錄中還有我寫的獲獎感想之類的幾篇短文,還有回答《文藝報》和《遼寧日報》記者訪談的文章,這些都是為了給讀者提供閱讀的方便。

王向峰

2006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