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好
早上,我送圓圓去上幼兒園,一邊走,一邊對她諄諄教導,要她一定要做個懂禮貌的好孩子,見了師長要說“好”。圓圓很聽話,路上見了人,不論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都跟人打招呼,一個勁兒地喊“叔叔好”“阿姨好”。但等到了幼兒園,見了班上的老師,圓圓卻像沒事一樣,看都不看老師一眼,進了教室門口,就習慣性地去放書包。我趕緊提醒圓圓說:“快說老師好!”圓圓醒過神來,頓了頓,突然冒出一句:“老師,下午好!”
老師尷尬地看著我,哭笑不得。
育兒心得
興趣和注意力的轉移或消失是造成孩子養成惰性的間接原因之一,尤其是對於幼小的孩子來說,注意力的維持時間相對較短,當孩子對某項事物失去興趣,注意力也會削弱或消失,對事物視而不見,漠不關心,變得懶散或麻木,打不起精神來,久之就會養成習慣,失去對新事物的探究熱情。這種因興趣和注意力的轉移或消失而促成的惰性一旦養成,在短時間內是很難改變的,因為興趣和注意力的重新強化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孩子樂於聽從家長的教導,是因為家長是她最親近,也最值得信任和依靠的人,孩子通過積極的表現來嬴得家長的認可和讚許,說明其自我意識和自我價值觀念的覺醒。但是,由於孩子(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孩子)心智發育還不夠完善,興趣和注意力容易轉移或淡化,於是家長的教導也很難起到長期的效果,需要不斷培養和強化孩子的興趣和注意力,讓孩子逐步養成好的習慣。
圓圓在爸爸的諄諄教導下,表現得十分乖巧,路上見了人,都主動跟人打招呼問好,但當她進了幼兒園,卻習慣性地先去放書包,對老師視而不見。當人頻繁地近乎機械地重複做同樣的事情時,就會感到厭煩,逐漸失去興趣和注意力。不僅孩童如此,大人也會有同樣的惰性表現。不過,孩童比較單純幼稚,隻要興趣和注意力不斷得到強化,這種惰性表現就會有所改觀。
興趣和注意力的培養和強化,能讓孩子保持旺盛的活力,有了濃厚的興趣和較強的注意力,才會有探究新事物的熱情和動力,才會進一步激發孩子的創造力。通過探究新事物,孩子會獲取很多新鮮的知識,發現更多奧秘和待解的問題,這一過程反過來又會進一步強化孩子的興趣和注意力,讓孩子逐步養成好的行為習慣,遠離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