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奧波德起初教授小提琴, 從事作曲工作, 後來當了宮廷副樂長, 同時還是地方大教堂的管風琴手。他的音樂修養很高, 37 歲時, 曾出版了《小提琴演奏的基本原則》一書。這本教程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小提琴教學用書之一, 不隻是在奧地利, 就是在其他很多國家都大受歡迎。這本書後來成為18 世紀小提琴演奏法的重要文獻。
利奧波德靠宮廷樂長的固定收入維持著自己的生活, 雖然不很豐厚, 但也還算不錯。
莫紮特的母親安娜性情溫柔、開朗, 又有著真正的薩爾茨堡人天生的詼諧感。但她除了愛好彈奏大提琴之外, 其他一無所長。她是個篤信天主教的賢妻, 絕對信任自己的丈夫利奧波德, 對他的打算和固執的看法從不提出疑問, 總是言聽計從。
在其他人眼中, 利奧波德和安娜是薩爾茨堡最般配的一對夫妻,他們婚後7 年中接連生下了7 個孩子。但不幸的是,7 個孩子中夭折了5 個, 隻剩下1751 年7 月30 日出生的女兒瑪麗安妮和最小的兒子莫紮特。
莫紮特出生於1756 年1 月27 日。這天是星期天, 薩爾茨堡正下著大雪, 在20 時經過了一番生與死的危險之後, 他遠離了母親的身體, 來到了人世。
第二天清早, 他被包在羊毛毯裏, 在大雪中送到了多姆普萊茨山上的巴羅克教堂。
凜冽的寒風像利刃一般從近旁的巉岩突兀的峰巒之間呼嘯而下,猛撲到教堂門口, 給那些橫眉怒目的聖徒雕像裹上了白色的長袍。
教堂內, 高高聳立的方柱使跪在地上的幾個教徒顯得低矮渺小。他們挨著冰涼的大理石地麵, 冷得直打寒戰, 隻好緊緊裹住身上粗糙的綠色鬥篷, 不時朝凍得發紅的手指上嗬氣, 並挪一挪包得嚴嚴實實的雙腳, 然後又專心致誌地禱告。
在教堂座位左後角落裏, 莫紮特進行了洗禮儀式。高高的鐵質洗禮盤敞著蓋子, 裏麵灌滿了冰涼刺骨的聖水。鎮上的牧師利奧波德·蘭普雷希特對著小莫紮特先唱頌了開場詩歌, 再開始禱告。最後, 利奧波德牧師為莫紮特賜名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紮特,並從聖水中挑起冰涼的水珠灑向莫紮特, 在他的額頭畫了個十字,儀式才算完畢。
後來, 利奧波德又給莫紮特加上了“西吉斯蒙德斯” 作為受禮教名, 但這個名字一直沒有用過。至於他為什麼會選擇這個名字作為兒子的教名, 也許是出於對大主教西吉斯蒙德的敬意。
不過, 盡管這樣, 利奧波德先生和家人總是習慣親熱地稱呼莫紮特為“沃爾夫岡”。
利奧波德起初教授小提琴, 從事作曲工作, 後來當了宮廷副樂長, 同時還是地方大教堂的管風琴手。他的音樂修養很高, 37 歲時, 曾出版了《小提琴演奏的基本原則》一書。這本教程是當時世界上最好的小提琴教學用書之一, 不隻是在奧地利, 就是在其他很多國家都大受歡迎。這本書後來成為18 世紀小提琴演奏法的重要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