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涉已經製定了學製和學科,最後隻剩下考試,即人才選拔這一關。

眾人的意見是每個縣的第一名到揚州來“麵試”,由俞涉敲定前三。

俞涉覺得這樣會埋沒許多人才,如果隻取前三,那第四第五又該怎麼辦?

而且像文史類的科目本來就不好區分孰優孰劣,比方說評價一個曆史人物,或者一件曆史事件,兩個人說的都有道理,怎麼去評定誰說得更對呢?

俞涉搖搖頭:“不太好,我覺得可以這樣,我們在揚州辦一所……重點學校,從各地招攬優秀的老師來任教,”

“每個縣的前五名都可以來這學習,然後每個縣還有五個……特招名額,就是可以推薦那種因為失誤沒能考好的學生,”

“嗯,我想想,必須要學完所有課程的學生,才能到這個重點學校來學習,然後每個季度的考試成績,則用來評價其能否進入下一個學習階段。”

“你們覺得這樣如何?”

徐庶等人點了點頭:“這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但是這些人學成之後又如何安排呢?”

俞涉笑了笑:“當然是根據他們的能力送往各處啦,比如說武科好,但其他科目較差的,便讓他加入我軍,”

“農科好的,便讓他們去種田,工科好的,就讓他們去搞建設,”

“各縣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從中選拔各類人才進入官府之中,我相信這樣一來,咱們各行各業都會得到發展!”

眾人一邊稱讚,一邊卻又有些擔心,這些設想都是極好的,但真的能行嗎?

而且這樣大費周章,所有的成效都要十年以後才看得見,這又是否值得?

俞涉似乎看出了眾人的疑慮,推心置腹說道:“各位,我知道你們肯定會有各種疑問,僅僅是為了擺脫士族門閥對我們的影響,有沒有必要花這麼大的力氣,做這麼多事?”

“我想告訴各位,如果我的目標是逐鹿中原,我大可以花重金四處網羅人才,把有限的人力物力都投入到現有的人才身上,而不是自己培養,”

“但我見了太多百姓疾苦,我希望百姓們過得好一些,不管最後我和大家能走到哪一步,我都希望我治下的百姓能更多地了解這個世界,學到更多有用的東西,而不是渾渾噩噩,任人魚肉。”

“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夠再支持我一次,這項工作難度巨大,可能還會有不少阻力,希望大家同心同力,趁這段和平時期把這項工作好好完成。”

眾將聽到俞涉都這麼說了,自然高聲響應,都說一定要把自家的“官學”辦得紅紅火火。

商議已定,俞涉讓眾人回去想想還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地方,但卻把陸遜給單獨留了下來。

“小陸遜,我說過你的任務還重的很,這次我想讓你統籌辦學一事。”

陸遜一驚:“我?軍師和陳震先生都比我更合適吧?或者虞翻先生也行啊,我到各縣去,那些縣令不一定會聽我的啊?!”

穀  俞涉笑笑:“放心,我會通知到各縣的,至於他們是否配合,我覺得這要看你的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