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的體例完備,融會貫通了以往紀傳體史書所有體例,紀、傳、表、誌俱全,而且有所創新。他的特點是史料豐富,敘事詳盡。兩宋時期,經濟繁榮,文化學術活躍,雕版印刷盛行,編寫的史書,便於刊布流傳。科舉製的發展,形成龐大的文官群,他們的俸祿優厚,有很好的條件著述。加之執政者重視修撰本朝史,更促成宋代史學的發達。
《宋史》是研究遼、宋、金代曆史的基本史籍之一。在現存的宋代重要史料中,唯有《宋史》貫通北宋與南宋,保存了320年間的大量曆史記錄,很多史實都是其他書中所不載的。它比較全麵、係統地反映了政治、經濟、軍事、思想、文化等各個方麵的狀況,內容廣泛而豐富,史料價值相當高。
《金史》全書135卷,其中本紀19卷,誌39卷,表4卷,列傳73卷,其中的《河渠誌》、《兵誌》、《食貨誌》、《選舉誌》、《百官誌》5種,反映出金代社會的基本特征。
《金史》的評價很高,認為它不僅超過了《宋史》 、《遼史》,也比《元史》高出一籌。《金史》編得好,是由於原有的底本比較好,及金政府注重史書的編纂工作。
《金史》不但記載了金建國以後120年的曆史,而且為了專門敘述金太祖先世的生平事跡,回顧了女真族建國前的曆史,從而保存了女真族早期曆史的珍貴材料,備受今人重視。
《金史》在昀末尾專立《金國語解》一篇,用漢語標出了表現在官稱、人事、物象、姓氏等等之中的女真語稱謂,是參照釋讀《金史》及研究女真語言文字的重要資料。
《金史》還根據具體需要,創立了《交聘表》,以編年體表格的方式記述了金與鄰國如宋、西夏、高麗的和戰及來往關係,形式新穎,內容清晰。
《金史》以“實錄”為依據,史料翔實可信。如在記述金與遼的往來和征戰中,對金執政者所用的計謀等,都能如實地敘述;對金執政者的殘暴與互相傾軋,也能比較充分地揭露。
《遼史》撰成於元代,全書116卷,包括本紀30卷,誌32卷,表8卷,列傳45卷,國語解1卷。他記載的是遼朝的曆史。遼代是10世紀至12世紀前期契丹族在我國北部、東北部以至西北部遼闊地區建立的強大王朝。
《遼史》的特點是列表較多,共有8表,僅次於《史記》和《漢書》。《遼史》的表多,減少了立傳之繁,省卻了許多篇幅,彌補了紀、誌、傳記載的不足。其中的《遊幸》、《部族》、《屬國》3表,是《遼史》的創新。通過列表,使讀者對各部族、各屬國的情況,以及與遼朝中央的關係,都一目了然。《遼史》的昀後有《國語解》一卷,對書中用契丹語記載的官製、宮衛、部族、地名等分別加以注釋,為閱讀《遼史》提供很大方便。
《遼史》作為現存唯一的一部比較係統、完整地記載了遼朝曆史事實的著作,其珍貴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遼史》保存了許多由耶律儼的《遼實錄》和陳大任的《遼史》二書所記載的許多材料,因而其史料價值還是比較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