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革命黨(1 / 2)

不過, 他的心裏仍然在考慮回到英國去。當然他也明白, 他現在已改變太多了, 回去恐怕不能適應。所以, 他非常期待能夠參加一些英雄式的行動, 以防止自己內心的空虛。

1821 年初, 奧匈帝國對那不勒斯虎視眈眈, 革命的情緒日益高漲, 加上連日的連綿陰雨, 使氣氛顯得格外緊張。

這時, 街上傳來教廷要捕捉革命分子的風聲, 拜倫對他的同誌們的勸告是:“反抗! 以免被捕後泄露機密。”並且宣稱自己的住宅可以供革命者避難。但是, 後來卻什麼也沒有發生, 使得拜倫十分難堪。

1821 年春天, 意大利西北部的幾個城市同時爆發了革命起義。

受到如火如荼的革命形勢的鼓舞, 拜倫同泰麗撒的哥哥甘巴及燒炭黨其他領導人一道, 更積極地籌劃艾米利亞—羅馬涅區的起義事業。

卡波那裏集團內部意見也有很大的分歧, 而且他們又提不出什麼具體的行動方案。於是, 拜倫覺得很無聊, 他又打算再度到希臘去。然而, 他知道, 如果泰麗撒要他留下, 他就哪兒也不會去。

不多久, 甘巴的集團已準備好行動的武器, 並且把這些東西都運到拜倫家來收藏。他一直受到反動當局派去的警察和暗探的監視和盯梢。一個以意誌、思想和行動的自由和獨立為最高人生皈依的浪漫主義詩人, 為了他國民族的自由和獨立, 卻使自己陷入了不自由的境地。

但是, 因為首領的背叛, 使得整個卡波那裏集團的革命活動,最後以失敗告終。拜倫的評論是: 就這樣, 一切都完了; 也因為這樣, 意大利的革命再度因為內部的不團結而失敗了。

拜倫坦然接受了革命失敗的命運。他從未因此而感到後悔。他曾在日記中寫道:

當整個民族的命運處在危險之中, 即使我個人的事情進展順利, 我也感覺不到多少歡樂。如果有可能大大改善人民的處境、尤其是這些被壓迫的意大利人, 我決不會計較自己個人的得失。

革命失敗後, 意大利人民對外的仇視更加深了, 但因為拜倫平日待人不錯, 在拉維那他還受到人們尊重; 況且, 在表麵上他仍然尊重教皇, 所以能平安無事地在拉維那生活下去。

他已經不是空想家。他具有令人吃驚的知識和勇氣。他告訴拉維那的革命黨員說, 應該采用分散戰術。沒有訓練的、人數很多的軍隊, 要獲得勝利, 隻有分散政府軍的兵力。他知道, 和有訓練的集團軍作戰是一定要失敗的。革命黨員沒有聽他的話, 失敗了。

他成了當地政府所憎恨的目標。意大利出名的暗殺危險籠罩著他。常常有匿名信寄來, 警告他不要外出。他卻一個人騎馬到附近森林裏去練習手槍。

不料,7 月10 日晚上, 甘巴在觀劇後回家的路上, 被官方逮捕了, 而且泰麗撒也和他的父親一同被放逐。拜倫研究此事後,知道教廷政府的目標已指向他。泰麗撒希望他能跟著甘巴一家人離開。

不過, 他的心裏仍然在考慮回到英國去。當然他也明白, 他現在已改變太多了, 回去恐怕不能適應。所以, 他非常期待能夠參加一些英雄式的行動, 以防止自己內心的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