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遷墳(1 / 2)

“阿彌陀佛,法海來遲,有勞楊縣丞久候。”法海宣了一聲佛號。

“不打緊,不打緊”楊縣丞看到法海立刻站起來寒暄道,“是我來的不是時候,打擾到大師了。”

法海伸手示意請楊縣丞坐下,自己也坐到椅子上開門見山的問,“楊縣丞有何事找小僧,還請明言。”

在楊縣丞的講述中法海得知,他準備在幾天之後擇日遷墳,擔心會驚擾到祖宗安息,這次前來是想要請自己在他遷墳的時候做一場法事。做法事對於法海來說沒有什麼難度,想到楊縣丞平日裏也喜歡在金山寺燒香拜佛,法海就沒有多想一口答應下來。

幾日後,楊縣丞派人前來接法海,法海便帶著慧新赴約而去。

楊縣丞的府邸可不是林員外可比的,林員外說來說去也不過是一個有點家財的富人罷了。而楊縣丞可是全縣隻在知縣一人之下,位高而權重,像林員外這樣的富人平日裏想要見楊縣丞也不是太容易。上次法海去的林員外府邸雖然豪華,但是還是建在郊外。而這次楊縣丞的府邸,外表看著平平無奇,內裏豪華程度卻是比林員外的府邸更甚。更加難得的是楊縣丞府邸可不是在郊區,而是在縣城內部,取意:鬧中取靜。

法海帶著慧新跟著下人來到大廳,一進門法海的臉色就是微微一沉。法海看見了什麼,一個用一根木枝將花白頭發挽在頭上的老道士。

眾所周知,佛道之爭由來已久,法海雖然不是那種衛道者,但看見楊縣丞還請了其他人,法海心裏也是不怎麼好受的。盡管法海不怎麼高興,但他也沒有要發作的打算。既然楊縣丞不是百分百信任自己,那自己也沒有必要下大力氣不是?按部就班做完法事,然後輕輕鬆鬆的回去逍遙,它不香嗎?

同時大廳裏的老道士看見法海進來也是沒有好臉色,自己等了半天居然是在等一個和尚,楊縣丞這不是在給我添堵麼?但是這老道士可不敢向著楊縣丞發作,楊縣丞家在本縣曆任三代縣丞,可謂是根深蒂固。正所謂:流水的知縣,鐵打的縣丞。楊縣丞三代經營之下,在這縣內的話語權並不比知縣差,甚至在暗地裏有些時候說話比知縣還要管用,試問一個遊方道士怎敢得罪於他?

也就是金山寺這樣的幾百年寺院,才能夠無視楊縣丞的威勢。

老道士可沒有法海的涵養,既然他不敢找楊縣丞的麻煩,那把眼前這個和尚狠狠的壓一頭,豈不是也是給自己出了一口氣?

看來是法海到的時候,楊縣丞就知道了,就在法海前腳進門,楊縣丞就挨著腳後跟進來。

“哈哈哈,大師真乃信人。”楊縣丞向著法海寒暄。

“出家人不打誑語。”

“來來來,大師。我向你介紹一下,”楊縣丞扶著法海的手臂將他引到老道士麵前,“這位是家父好友,馬道長”,又向馬道長介紹法海,“這位是金山寺住持,法海大師。”

法海向著馬道長宣了一聲佛號,“阿彌陀佛”。

馬道長,“哼,無量天尊。”言語之間火氣甚大,火藥味濃厚。法海眼簾一低,直接無視了馬道長的不滿。

楊縣丞看著互相不對付的兩人,也是慚慚一笑,有點手足無措的尷尬,貌似自己同時請了這兩位好像不是一個好選擇。

法海可不願意和他們磨嘰,直接說道,“既然相互之間都已經認識了,楊縣丞,我們還是盡快開始辦正事吧。”

“好好好,就依大師,就依大師。”楊縣丞見法海好心幫自己找了一個台階下,急忙應承。

楊縣丞需要遷移的墳塋並不在縣城之內,而是在他的老家,楊家村。法海和馬道長一行人又在楊縣丞的帶領下,朝著楊家村趕去。

在啟程的時候,馬道長好似對於楊縣丞對法海的和善態度不滿,袖袍一甩當先一步擠在法海前麵帶著他的跟班道童走出大門。

“師尊”慧新對於馬道長的態度有些不滿,低聲向著法海請示了一下。

法海看著低著頭的慧新,淡淡回了一句“無事。”慧新聽到後,隻得聽從的跟在法海身後,沒有了與馬道長發生衝突的打算。

對於馬道長的舉動,法海完全就是一副看小孩子傻氣的態度。不滿就開幹,像這樣又不敢正麵發生衝突,又想要扣扣索索的找回來麵子的舉動,簡直是可笑。

楊家村離著縣城不遠,一行人也沒有花費多少時間就趕到了需要遷移墳塋的地方所在。這是一處視野開闊的半山腰上,楊縣丞早就安排人在此搭好了靈棚之類的需要的東西。

馬道士一到地方就忙活上了,又是拿著羅盤測定天時方位,又是步罡定鬥的忙的不亦樂乎。好似想要拿出十二成的本事出來,讓楊縣丞刮目相看,徹底壓下法海一頭似的。

而法海呢,坐在搭好的棚子裏麵,手裏拿著一杯茶看著馬道士上躥下跳,隨意把茶水放到嘴邊喝了一口。嗯,是碧螺春,還算不錯。

不過這馬道士也算是有些真本事的,不是那些沒本事招搖撞騙的江湖術士。

馬道士布完罡鬥,掏出手帕擦擦臉上的汗水,抬頭看一眼天上的太陽,午後的太陽也很是毒辣。再回頭看一眼坐在棚下悠然喝茶的法海,忍不住冷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