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周瑜和孫權的矛盾(1 / 2)

關平拉著劉封訴了一番關家內幕之事。

讓劉封對關羽又有了新的了解,簡單來,這位在後世被尊為武聖的門神二爺,其實是一個麵冷心熱的人。

關羽的這一性格,在不了解不熟悉他的人看來,就是為人倨傲,難以相處,也唯有劉備、曹操才能駕禦得了。

劉封一番辭,好不容易把已經自認是“內兄”的關平勸走,待靜下心來把前前後後都想了一遍,才發現自己被關平給唬住了。

關羽憑什麼考驗他?

未來老丈人,扯,這是漢末,不是二十一世紀的中國。

再了,關銀屏那裏,義母糜夫人前段時間可是試探過,沒有得到關家、還有關銀屏確切的回複。

關家虎妞的脾氣,可有幾分像關羽,倔強起來九頭牛也拉不回。

劉封總不能剃頭挑子一頭熱。

至於當舔狗倒追,劉封強烈表示,這是漢末三國,是男人當家做主的時代,漢末諸侯曹操、劉備、孫權,哪個不是夫人、妾室好些個。

諸侯是如此,有名望的將領、官員也是一樣。

細數下來,隻有極少數是例外,比如老師諸葛亮,就師娘黃月英一個。

諸葛亮、黃月英這樣的仙配婚姻,劉封表示很羨慕,但像他這樣的俗人,估計這輩子可能碰不到黃月英那樣的聰慧女子。

這樣自我開導後,劉封也就不再把關平的“威脅”之語放在心上。

用銅鑰匙打開鑲金檀木盒子,裏麵不出所料,是孫尚香的一封錦書,劉封本想著,信中內容是些女子柔情似水的感情傾訴,待看罷帛書全文才知錯了。

孫尚香信中講述的事情,大部分是她遊曆江東山川、溪流、古跡及泛舟於海的感受,她就像一個行遊下的旅人一樣,訴著看到美景那一刻的感悟。

從字裏行間,劉封看到的、想到的是一個喜歡旅行但又獨立獨行的女子,她渴望被人了解,但又害怕被人了解。

這一時,劉封忽然醒悟過來,孫尚香這是把他當作筆友了。這也是為什麼柴桑初識時,孫尚香會對他這個陌生人突然熱情起來。

當時劉封正和顧劭、陸績、周循三人酒後胡吹一氣,劉封的話裏,多半夾雜著一些穿越前的見解和認識,這在孫尚香聽來觀點新穎,頗有吸引力。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劉封提筆悵然。

蘇軾的這詞是晚年所寫,當時已經鬢生白發,而現在劉封年齡才二十,這要是寫給孫尚香,明顯就是破綻。

怎麼辦?

劉封想沒到,一次裝逼的結果,會是這般騎虎難下的局麵。

算了。

這一首不行,那就換一首再裝逼下。

比如長阪坡時哼唱的那一首王昌齡絕句,拿來用用正是合適,劉封想到這裏,一時間文思洶湧,下筆抄襲如有神助。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等豪邁氣勢磅礴的詩句,送給孫尚香了,至於她會想什麼,怎麼理解,劉封表示,他太忙了,沒功夫去細猜。

豎日,魯肅一臉喜意的從安陸離開,懷中揣著劉封的回信,有了這封信,他在孫尚香麵前就好交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