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何處容身(1 / 3)

“不可能。永興軍路這邊,不可能一份密報都沒送出去,問題要麼出現在傳遞密報的驛路上,要麼出在控鶴司的幾個主事人身上。”李繼和聞聽,立刻皺著眉頭給出了結論。

“李都監這話應該沒錯!”寇準沉著臉,輕輕點頭,“控鶴司的王司使,今年五月份就病故了。接替他的司使劉文和,對永興軍路這邊的情況,一問三不知。而負責整理歸檔各地密報的徐孔目,就在你的八百裏加急抵達汴梁的當失蹤,又過了兩,開封府的差役,才在汴河裏撈到了他的身體。”

“你什麼?控鶴司孔目,可是正六品,有資格參加廷議,直接向官家進諫!”李繼和大吃一驚,疑問的話脫口而出。“在汴梁城內讓一名正六品失蹤,得多大的膽子和實力?開封府的人,都是幹什麼吃的,為何不繼續追查他的真正死因。”

“老將軍可能沒注意到,寇某從今年五月起,奉旨權知開封府事。”寇準拱了下手,低聲解釋。

“這麼,從今年五月起,開封府就歸你來管。那開封府,平素豈不是沒了府尹?”李繼和又是一愣,皺著眉繼續追問。

在他看來,寇準這個參知政事,遠比其他幾個副宰相受皇帝倚重。每光是幫助皇帝處理朝政,就已經足夠忙得腳不沾地。哪還有空,去管開封府的具體事情?

而開封府長時間沒有正式府尹,底下的官吏做事就難免懈怠。無論對於皇家安全,還是對於汴梁城的治安,都絕非一件好事。

“寇某舉薦王曙,擔任了開封府南司使院。而折惟忠,則擔任北司使院。他們兩個一文一武,配合默契,平素倒也不需要寇某多操心!”寇準涵養甚好,被李繼和當麵質疑管不過來開封府的事情,也不生氣,笑了笑,低聲解釋。

李繼和這才意識到,開封府的北司院使折惟忠,就坐在寇準身邊。也趕緊笑了笑,輕輕搖頭,“是老夫糊塗了。有折判官和狀元王曙幫你,的確不需要中間再硬放一個屍位素餐的開封府尹。”

“老將軍盛讚,晚輩愧不敢當!”先前一直默不作聲的折惟忠迅速站起身,向李繼和拱手,“徐孔目落水之事,已經查明是他殺。凶手是彌勒教的人,當晚逃出了汴梁。王使院正在追查此案,已經率部去了河北東路。開封府的左軍巡使張文恭,則去了京東東路!”

“彌勒教?不是紅蓮教麼?怎麼又出來個彌勒教?”李繼和忽然覺得自己耳朵可能不夠用了,皺著眉頭刨根究底。

“彌勒教是最近兩年,在河北東西兩路興起的勢力。除了拜的是彌勒佛之外,其他各方麵,都跟紅蓮教類似。也是先想方設法在官場發展實力,然後再大肆賣官。”折惟忠想了想,低聲解釋。

“還有一個純陽教,供奉的是呂洞賓。主要在兩淮和京東路發展自己的信徒!”寇準忽然接過話頭,歎息著補充。“這三個教,除了供奉的主神略有差異之外,其他各方麵,都像一個模子裏頭壓出來的一般。寇某很是懷疑,三個教背後的主使者,是同一個人!”

“另外兩個教,也沒有任何消息送到汴梁控鶴司?”李繼和無法相信自己的耳朵,皺著眉頭低聲詢問。

“有,不多,都是尋常事,和民間比比皆是的狐仙狼精類似。”寇準歎了口氣,回答聲裏充滿了疲憊,“所以,控鶴司那邊根本沒當回事。直到徐孔目被殺,而紅蓮教在永興軍路又鬧出這麼大動靜,劉文和才想起來,把這兩個教也查上一查。結果,不查則以,一查就給嚇了半死。連夜跑到寇某家中,搬兵求救!”

“如果真如你所,三教背後是同一個人,恐怕此人所圖非!”李繼和緩緩坐直了身體,手按劍柄,沉吟著道。”必須將此人盡快揪出來,否則,遲早會引發大亂。”

“寇某的想法,與老將軍不謀而合!”寇準輕輕點頭,隨即,又歎息著搖頭,“然而,到目前為止,卻半點頭緒都沒找到。反倒越查下去,發現的麻煩越多!”

“此話又是怎講?”李繼和警惕地看了他一眼,繼續刨根究底。

“還是讓折判官給你吧,開封府這邊,是他和王曙兩人在負責。”寇準將頭轉向折惟忠,下巴輕點。”不過,此事涉及的機密甚多……”

“無關人等退下,以免惹麻煩上身!”李繼和心領神會,果斷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