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未雨綢繆(1 / 2)

“今晚上,三位都不需要去巡營麼?”已經到了掌燈時分,李昭亮、李昭遜、張環三人,仍舊賴在韓青的房子裏,談地,絲毫看不到準備離開的意思。

韓青被眾人鬧騰得頭大,忍不住開口逐客。而李家兄弟和張環,卻毫無自覺,先心翼翼地朝窗外看了幾眼,然後笑著道:“不用,我們三個都跟我父親告了假,這幾全都跟在你身後,好趁你沒去上任之前,多學一些本領!”

“韓世兄,不瞞你。從我記事以來,隻聽過寇老西兒讓別人吃癟。能在寇老西兒這裏討價還價還最後占到了便宜的。你是第一個!”

“張某剛才聽別人你跟寇參政討價還價,差點沒嚇死。今晚,無論如何也得在你這裏多坐一會兒,長長膽氣。”

“他想拿我當誘餌,我趁機給自己要點兒好處,不是很正常麼?”韓青跟著哥三個也是熟了,因此,將自己的想法坦然相告,“總不能,因為他是寇參政,讓我幹什麼,我就必須答應吧。我以前又不欠他的人情。”

“行,行,就憑這幾句話,張某今後對你心服口服!”張環聞聽,立刻佩服地連連拱手,“換了我是你,當朝宰相有用到我之處,甭還給個縣令做,哪怕是喬裝打扮讓我去討飯,我都絕不皺一下眉頭。”

“所以你注定沒法跟韓世兄相比!”李昭遜笑著推了他一把,低聲插嘴,“無論對著當朝參知政事,還是對著守門的老卒,態度一模一樣。”

“阿爺了,就衝這份氣度,也值得我們兄弟倆跟你多學學。見賢思齊……”

“行了,別拍馬屁了。如果真的想見賢思齊,三位可以跟我一起去提點刑獄司!”韓青翻了翻眼皮,打斷了對方話,順勢向三人發出邀請。

“按道理,你去做提刑司判官,我們兄弟倆是應該鼎力相助的!”李昭亮立刻收起了笑容,鄭重解釋,“然而,我們走了,阿爺這邊就缺了幫手。另外,我們兄弟倆現在的職位,終究太高了些,真的去了你那,反而會降低你話的份量!“

“雖然是打仗親兄弟,但是,我們兄弟倆反而不適合去你那。此外,你組建自己的班底,應該是讓對方高升,而不是低就。否則,時間久了,大夥做事就難免失去耐心!”

“張某也是這個意思。想幫你,卻不適合過去。但是,張某麾下的弟兄,隨便你抽調。特別是武二這種,以前受過你救命之恩的。你帶過去,他們做事肯定會盡心盡力,並且身手也足夠。”

三個人法各不相同,但是,所表達的意思,卻差不太多。都是自己不方便過去幫忙,卻可以推薦合適人選。

以韓青的閱曆,怎麼可能想不明白,他們三人的都是肺腑之言。

自己驟得高位,需要對付的敵人,又隱藏得極深。所以,必須在提刑司樹立起絕對的權威,才方便做事。

而李昭亮、李昭遜兄弟倆的原本官職,就比他這個提刑判官高。即便哥倆願意降級到他麾下聽用,也不可能降得太多。

如此,提刑司就出現了三位上司,即便彼此之間關係再親近,也很難避免底下人投機取巧,各自向其中一位努力靠攏。

如此,時間久了,兄弟之間難免會起衝突,進而傷了交情。反倒不如開始就別往一起湊。

這個道理,放在張環身上也同樣適用。

雖然張環隻是個校尉,但是,卻深得李繼和賞識。在鎮戎軍中的前途一片光明。

真的去了永興軍路提刑司,前途未必比得上軍中不,韓青也很難安排他的位置。

“三位所言在理!”既然知道三人的是肺腑之言,韓青也不繞圈子,向李昭亮、李昭遜、張環三人拱了拱手,笑著要求,“但具體如何湊人手,還請三位多幫忙。實話,雖然跟寇相討價還價之時,我心裏不虛。現在真的把價錢抬了上去,我心裏反倒虛得很。若是找不到合適的人手幫襯,甭辜不辜負寇準和李都監的期待,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命兒,都很難。”

“我們不能去,但是,前一段時間跟著我們一起旁聽的族人,你可以隨便挑。”

“我把他們在軍中職務,給你謄抄一份。你盡量從官職低的挑起,這樣,他們去了提刑司,便是高升。心裏還會念你的情。”

“俗話,打仗親兄弟。你們韓家雖然人丁不旺,但家中肯定有一些親戚還未出仕。或者長輩身邊有一些老成持重之人,可以過來幫襯你一二。這個時候,你不能再想什麼避嫌。趕緊寫信,讓令祖父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