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賈氏家族的兩個最高領導人商量完了以後,就立馬開始行動了起來。
兩人先是派了可靠的手下,一個名叫劉小六的,隨身帶著兩人的親筆信和一筆銀兩,身後跟著一幹下人,一路順風順水的回到了祖籍金陵。
劉六等人回到了金陵之後,先是找到了留守在金陵的代理族長,代理族長是三老爺賈代榮,他知道了劉小六等人回來的目的後,立馬又請來了族中德高望重的六老太爺和八老太爺,兩人是賈代善和賈代化的族叔輩裏碩果僅存的長輩,皆已年過七旬,頭腦十分睿智,在族裏是很受尊敬的,說出的話也十分有分量。
三人湊在一起之後,賈代榮將信裏的內容與兩老商量了一下,便決定照著做了,畢竟這是好事啊,既不用自己出銀子,還能給族人增加一些進項,未來說不定還能培養出一些出息的子弟來,怎麼算都是好事啊,他們怎麼可能不答應啊!
卻原來是啊,賈代善和賈代化商量之後,決定合夥掏些銀子,先是在族裏添了八千畝的祭田,所得出息一半用來交給族裏,也給族裏添些收益,除了分給那些家境不好的族人,畢竟不是所有的族人都家境富裕的,剩下的大多用來供養那些屬於鰥寡孤獨的族人,使得他們能夠少有所養,老有所依,至於另一半就留了下來作為祠堂的日常維護費用以及學堂的所有開支。
至於學堂嘛,那就是劉小六過來的第二個目的了,要知道後輩子孫才是家族崛起的中堅力量,但是後輩們卻是需要好好培養的。賈代善二人想到要培養後輩子弟便是靈機一動,決定在老家也弄個跟京中一樣的家學出來,供賈家的後輩子孫去裏麵免費讀書,學堂裏麵不僅教授文舉要考的所有東西,還教授一些武舉所要考的東西,畢竟,賈家是武將出身,不能忘本啊,再說了,也不是所有人都適合讀書的嘛。家學裏麵還請了一些退下來的很厲害的老兵過來教授一些拳腳功夫和一些戰場上的保命技巧之類的東西,如此一來,哪怕一些子弟沒有讀書的天賦,也可以練些拳腳功夫,將來去考個武舉也是不錯的,哪怕再不濟也可以來個強身健體啊。
為了鼓勵子弟好好讀書,賈代善兩人定了一係列的規矩,比如說所有的賈氏子弟都可以免費進去家學裏讀書,筆墨紙硯全部都由家學裏提供,中午還有免費的午餐吃,每個人還能每月分得一兩銀子等等,此規矩一出,家學裏立即被塞了好些賈氏子弟進去。當然,和賈家有親的一些外姓人家想要孩子進去讀書,所有的待遇也是一樣,隻是沒了那每月的一兩銀子罷了,畢竟不是在京中的家學裏,金陵的族人沒有那麼財大氣粗!
此外,為了杜絕那些進去了混日子不好好讀書,就為了白混那些好處的人的這一不好的行為發生,家學裏特意規定了,所有的在家學裏讀書的人每個月都要來次小考,當然,文武有不同的考試方法,凡是考試不及格的,記下名字發出警告,連續六個月都考試不及格的,那麼好吧,你實在是沒有那個天分,還是老老實實的去回家學些別的手藝好養家糊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