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過渡3(1 / 2)

話說新皇上任三把火啊,這不,被搶了老娘的皇帝立馬就將火燒到了朝堂上了,剛一上朝就叫身邊的太監尖著嗓子開始宣旨。說起來,大雁朝的官員每日都得上朝,以前都要求大臣每天按現代的時間算來早上五點就得開始上朝了,所以大臣們往往四點半就得在殿外等著皇帝來了好升朝,這日子過得,忒辛苦了,尤其是冬天的時候,那滋味,那叫一個酸爽啊!

於是皇帝陛下打著體恤下屬的幌子,當然,也有可能是皇帝人本人想睡個懶覺吧,因此第一道聖旨就是直接將上朝的規矩給改了,改成每天早上八點上朝了,這家夥好啊,能多睡一會兒,誰想起來啊,再說了,新皇登基正想找隻笨雞宰上一宰,好給老虎瞅哪,這點兒芝麻粒兒大點兒的小事兒,就順著皇帝得了,於是機靈的四大家族的幾位當家人互相對看一眼,之後馬上當機立斷的附和起來皇帝的決定來了,其他大臣一看,得,反應稍慢了一步就被搶先了,咱也趕緊表態吧,於是大家夥集體山呼萬歲,於是決議就那麼愉快的通過了。

倒是把憋了一股子氣兒想要找人發泄一下去去火的皇帝陛下給噎了一下,你妹,要不要這麼爽快啊!反對一下會死嗎?會嗎?會嗎?

不爽的皇帝陛下壓抑了一下快要溢出來的火氣,示意身邊的太監繼續宣旨,於是,好吧,新皇登基開個恩科或者大赦天下什麼的不要太正常哦,於是又是毫無疑義的集體通過了。至於說皇帝陛下加恩自己的幾個兄弟什麼的,嘛,雖然不是一個老娘生的,可是好歹是一個老爹生的,看在幾人挺識趣,從不給自己找麻煩的份兒上,而且不過是幾個王位罷了,總不能叫旁人以為自己容不下親兄弟啊,再說了,老爹還活蹦亂跳著哪,於是皇帝陛下大手一揮,將幾個兄弟統統封了個王,嗯,搞定了!

如是這般的一通早朝忙活下來,基本上也就沒啥大事兒了,賈代善就晃晃悠悠的回家去了,邊走心裏邊嘀咕:真是的,早朝什麼的好麻煩,那些個老酸儒們的彎彎繞繞也忒多了,還老是說些個什麼之乎者也的,簡直煩死個人了,繞的人頭暈,不過幸好,十日一大朝,每月一號,十一號以及二十一號是大朝的日子,咱自己身為武將,平日隻要點個卯,大朝的時候才需要上朝一趟,要不然老子早發飆了。瞅瞅那一個個的小身板弱的跟小雞仔兒似的,真怕哪天說煩了老子,一指頭給摁死了就麻煩了!

說起來,四大家族從開朝到現在也是很顯赫的,曆任的皇帝都還是挺信任這幾個新崛起的家族的,而且幾個家族一直到現在的當家人的眼光都是挺不錯的,一直都沒有站錯隊,雖然說也沒站過幾次隊,誰叫開國才那麼長一點兒的時間哪,連區區百年都不到哪!

皇帝陛下登基了就改了年號,叫慶隆,從登基之日起,就是慶隆元年了,皇帝也就是慶隆帝了。慶隆帝因著四大家族一直都忠心耿耿,尤其是現在這四顆大樹正是枝繁葉茂的時候,還未有頹勢顯現,外加太上皇因著幾家或是護駕有功,或是監察有功,對幾家那是信任的很,當然,幾家好處也是沒少得的。誰叫人家有能耐又事兒少哪,眼看著下一輩兒的兒郎也都漸漸起來了,看著也都是挺好的,目測幾十年內應該是用著挺順手的,身為上位者的皇帝大人表示自己最喜歡這種手下了。

慶隆帝當太子的時候就對幾家印象很好,現在登基了,就更拿幾家當心腹使喚了。京城的四隊禦林軍就分別交給了史家大哥,賈代善還有王子騰他老爹三人,一人管理一隊,剩下的一對給了另外的一位心腹武將。至於四大家族剩下的一家薛家,嘿嘿,監察有功的那個說的就是他們家啊。

薛家祖上就是商人出身,其他三家是靠著軍功發達起來的,而薛家卻是靠著當時的當家人精明的投資眼光做出了一次非常有先見之明的投資,也就是當時的薛家在當家人的帶領下,幾乎是投入了舉家之財獻給了開國皇帝,幫其解決了財政大題,最後才算是擠進了四大家族的行列。

後來立國之後,四家皆有封賞,而薛家被封了個紫薇舍人,然後被太祖放到了四大家族的祖籍地金陵,命其暗中掌管著江南監察司,監察司其實說白了就是一群暗探隸屬的衙門,跟錦衣衛是一個性質的,好家夥,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簡直就是無孔不入啊,說不定哪家正在端茶的小廝就是其中一個哪,亦或者是路邊行乞的乞丐也說不定,而薛家的曆任族長就是江南監察司司長,替皇帝監察著整個江南的動靜,也就是皇帝放在江南的耳朵。

而薛家經過皇帝允許,索性利用這些勢力光明正大的擴展著自家的生意,當然裏麵也是安插了不少的暗探的,暗探可不是白用的,薛家也將盈利的七成獻給了皇帝,如此薛家有了皇帝的勢力保駕護航,生意做得是順風順水的,而皇帝有了這麼個既能幫自己當耳朵又能給自己當錢袋子的薛家也是很滿意的,如此的合作無間,雙方表示都很滿意!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