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段家寶媽媽做的湯(2 / 3)

百萬富翁算什麼?一套房子嗎?還是小縣城裏的房子?

普通人永遠很難掙到足夠退休不工作的那筆錢,因為錢一直都在貶值,要是當初的萬元戶把錢存在銀行裏想舒舒服服的過日子的話,那他現在一定很難過,他一輩子辛辛苦苦存的錢,錢還在,可好像又被什麼人給偷了?

人到底是什麼呢?

人口紅利,人礦,人口老齡化等等,這些名詞想必已經定義了人是什麼這個問題,是資源,一種非常好的資源,可以被調節和再生的優質資源,可以生產,可以消費等等,就好像是一種商品,隻是他們出賣的不是自身,而是自身的時間和服務,當然,在一些黑暗的地方,也有出賣自身的人,她們或者是他們吧,自願,又或者是不自願。

總之,這個世界很複雜,就像是森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永遠都是永恒的真理,雖然不是很明顯,但是,本質上就是如此,有的人生活得很好,百分之二十的人占據了百分之八十的資源,甚至更多,剩下的大約百分之二十,或者是更少的資源,讓大約百分之八十,甚至是更多的人再相互競爭,一個大圈子套著一個小圈子,一直套下去,每個人都想踩著別人跳到更大的圈子裏麵,這種內卷行為有一個很勵誌的說辭,那就是努力地奮鬥,拚搏!

可即使大家都努力奮鬥,拚搏,總要有人去種地,清掃馬路等等,不是嗎?

這些人也很辛苦,卻收入微薄,至於社會地位嘛,雖然嘴上不說,可實際是什麼樣的,大家的心裏不是都很清楚的嗎?

公平,何謂公平?

這個世界上本就沒有所謂公平,它是人類自己創造出來的詞,就像網上某些學生說的,說自己大學畢業了,參加工作,結果工資還不如農民工掙得多,潛意思是什麼?

他認為這樣的事不公平,要麼是說自己工資低了,要麼就是說農民工的工資高了,可問題來了,那他為什麼不去做農民工呢?

道理很簡單,害怕吃苦,或者是覺得很沒有麵子,自己好歹是大學生,能去幹農民工的工作嗎?

腦力勞動者總是對體力勞動者抱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固有偏見,這是社會環境影響到了人的認知,勞動不是最光榮,賺錢才是,人口太多,勞動力便宜,要價低了,自然讓人不太重視,要是清掃馬路也可以月入過萬,大學生會嫌棄當清潔工嗎?

還有一些名校的畢業生,他們不去搞高科技,都去考公務員,考編製,進金融圈等等,哪怕就是去小學當個美術老師,體育老師,去卷煙廠裏幹流水線的活,他們都願意,為什麼呢?

博士當城管,煙廠流水線招工名校起步,這些新聞屢見不鮮,要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那就是大樹底下好乘涼唄,鐵飯碗多香啊?

病態的社會,病態的人,就像某某美院,也許是閑得慌,也許是一種文化方麵的入侵,那些所謂的天之驕子們所推崇的陰間審美,簡直就是雷人,還說什麼時尚,簡直就是有毛病啊!

崇洋媚外深入到了骨髓裏麵,什麼都是西方標準,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總是讀書人,那些享受國家最好教育資源的人,不思如何報效祖國,弘揚中華文化,反而去搞那些什麼玩意?

跳芭蕾,跳恰恰舞,探戈舞等等,除了這些西方的玩意,東方的你會什麼東西啊?

祖國上下五千年的民族文化,就不如那些強盜們的曖昧舞蹈?

當然了,也不能盡怪那些高材生,因為他們是一些專家教授的學生,老師帶學生,一個教得好,一個學得好,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專家教授已然是貶義詞了,老百姓看見就覺得很煩,因為他們總會說出一些一鳴驚人的話,就比如某位大師在勵誌演講的時候這樣說:

“如果你可以考到某某市的大學,那麼某某省的女人你能隨便挑了!”

“如果你可以考到國外的好大學,那麼某國內的女人你能隨便挑了!”

……

這些勵誌的言語中,鼓勵學生們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好大學,考國外的大學最好,然後幹什麼?不是為祖國做貢獻,而是女人和票子,他說的很真實,但也非常的粗鄙,這就是專家?為人師表者,能說出這番言辭來,可見其粗鄙心性,大概是他的錢包太厚,福利待遇太好,女人太漂亮,讓他產生了一種人類高質量男性的自我優越感,然後在重要場合大放厥詞,最後被一學生奪了話筒,直接當著他的麵反駁他崇洋媚外,粗鄙,並贏得了滿堂的喝彩!

最後的處理結果不知道會是什麼,是專家丟了臉,丟了職位,還是勇敢屠龍的少年被懲罰了呢?

畢竟不尊師重道的大帽子扣下來,再加上規規矩矩之類的啊,那屠龍少年能說自己完全沒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