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剛才之前就已經輕輕的拍了拍話筒,簡單的試過了音質。在確認無誤後,他將要站在那個有些人可望而不可求的大舞台上。
已經有些心急隱隱快要走到舞台上的劉良。一不小心看到了外麵端坐著等待接下來節目的人們,不知道他們有沒有注意到偷偷冒出頭來的自己。
此時,另一個演播廳內也發出了節目表演結束的信號,這邊由於是個人歌曲演唱,所需要準備的道具就自然而然的少了不少,就需要把一些固定的傳統樂器搬到舞台之上。
很平常的登台方式,劉良緩步走上舞台正中央,好在中心那個圓點處站好。
這裏是前麵那個鏡頭的最中心位置,可以較為完整的拍攝到舞台發生的一切,也可以充分拉近鏡頭給舞台中心表演人一個大大的麵部特寫。
劉良視線的餘光飄向了會給自己準備演唱的信號的工作人員,在看到他好的的手勢之後。深呼吸,抬起話筒,放在嘴邊,準備著屬於自己時刻的到來。此刻,它就是屬於自己的舞台。
伴隨著大鏡頭的再次回切,場邊的主持人們再次開始了接下來節目的報備工作。
主持人們接收完必要的報備工作,接下來後麵各樂器的配樂師緩緩或敲打、或拉奏、或吹響起了自己的樂器緩緩響起。
最開始響起的是一聲聲鼓聲,鼓聲之間的間隔也越來越短。鼓聲越來越急促時,又傳來了陣陣晃動沙羅的清響聲,再搭配二胡雖然就有些憂愁的聲音。不知不覺中,古代的一副戰爭景象就被完整的刻畫在聽這段音樂的所有人的腦海之中。
最後那一曲簫聲和古箏掃弦的聲音更是渲染突出了整個悲愴的氣氛。
劉良隨之輕唱道改編後的歌詞,第1遍副歌完事,之後並沒有迅速的配樂跟上,而是故意的停頓了一會兒,去營造出從戰場之中剛剛爬起頭腦一片空白的情景。
此時他也緩緩向前邁出兩步,
此時無聲的音樂才是音樂最好的表現方式,此時無聲勝有聲!
然後配樂才緩緩跟上,主要配的還是一種較為悲涼的音樂,但似乎在渲染積蓄著某種能量,定音鼓急促的響起,想催促的某些東西一樣。最後還混入了一絲綿長的琵琶音,仿佛又在訴說著什麼情感。
劉良再次非常完美的銜接了過來,接入了自己的旋律之中,繼續釋放著更高更大音樂的能量,再重唱一遍,顯然音域變得更高。最後一個顫音的處理,非常的棒。
劉良歌曲也正是結束了第2遍,有著更多的國內傳統樂器加入其中,配樂風格反而是一種悲壯中帶些激昂的風格。
劉良繼續選擇向前邁步,同時還像模像樣的揮舞起兩旁的手臂,去做出一些武術的招式出來。
此時劉良的人聲再次響起,配樂卻並未中斷,這回的人生要更加的瘋狂,釋放了更多的能量。
插入了一部分弦樂合音,但又轉瞬即逝,仿佛預示著下定了某種必須要做的決心一般,仿佛預示著有某種大事件要發生一般。
弦樂合音之後是一段小停頓,然後再接進人聲,感覺劉良再唱這一段的時候,似乎已經不再逃避,已經不再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