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左耳》劇組在門廈舉行完最後一次的路演活動,接下來就是等待《左耳》的正式全國公映,去等待一個屬於它的票房結果。
上周上映的《萬物生長》票房慘淡,遠遠不禁欲前所想。讓一眾院線們都是大失所望,紛紛都選擇了降低它的排片量,就自然而然的為它的上映提供了充足的排片量。這是天時。
這個時候還處於熱度之中的《最美的期待》,這首歌曲一個強調愛情的歌曲。這是地利。
尤其是再配上劉良和思純時不時在微博上的甜蜜互動,讓粉絲們有些無奈、又有些興奮。這是人和。
天時地利人和這部電影幾乎已經提前籠絡好了一切,成功與否在此一舉。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規模試映之中,光限又輕鬆的贏下了關於第二場不同的剪輯版本中的勝利,最後的戲大規模公映也就是光限剪輯的最終版本。
……
莞達影院前那幾張巨幅海報,其中就有《左耳》的海報,張漾和他父親死死的對視著、許弋一個人失魂落魄的在舞廳裏……
又不少的人們或是聞訊而至,或是見色起義。
莞達影院頂棚的燈光熄滅,大熒幕亮起。播放起了最開始的習慣性的“向上騰飛的龍頭”開頭,甚至都有些冗雜的製片發行等公司。
影院一旁用於過人的小路上依然有幾個人即使是在遲到的情況下依然不急不緩的尋找著自己的座椅。她們大多都有人陪伴,或是三五成群、或是手拉著手。也有人負責一手拿著肥宅快樂水,另一手抱著爆米花桶。
電影的第1個鏡頭,是貼近海岸邊接近上下五五站位的鏡頭。鏡頭裏所表現的內容一麵是反複拍打著岸邊的藍藍的海岸線,一麵是獨屬於那個年代的半矮的老樓房。既能突出那時的寧靜祥和的氣氛,又能把觀眾直接帶入那個年代中去。有朋雖然是第1回做導演,但還是有些料的。胡昆一邊在自己的小本上寫下這些,一邊繼續注視著大熒幕上的變化。
胡昆作為一個相對傳統的專業影評人,評價一部電影的好與壞已經早就成為了他職業生活的一部分。整個影院裏都寂靜無聲,卻不知前麵那些稚童們低聲的言語著什麼,他不由露出有些生厭的表情來。
還好在他分神的這段時間裏,僅僅有幾秒的字幕飛速閃過。讓他在回看大熒幕時,大熒幕上已經是一臉熟睡樣子的李珥,側坐而起……
背景聲音緩緩傳來,又緩緩變輕,“現在是北京時間早上6點整……”
轉而又變成了陳嘟靈的配樂聲,“上帝作證,我是一個好姑娘,我成績優秀,助人為樂,吃苦耐勞,尊敬長輩。”
停頓了一會兒,表示將要出現轉折。
“遺憾的是我的左耳聽力不好,如果你站在我的左邊跟我說話,我就有可能一點都聽不見。”
“雖然是這樣,我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好。在17歲以前,我是那樣單純的愛著我自己,就像這個世界很多好心的人那樣單純的愛著我一樣……”
“左耳靠近心髒,甜言蜜語要說給左耳聽,如果有個人對我的左耳說甜言蜜語,即使聽不到也沒關係……”
胡昆自己默默的在小本上寫下演員們的表演漏洞和導演設計場景時欠缺考慮的地方。作為專業影評人的他們不是要從這部電影中,嚐試著尋找導演拍攝的思路,而是有選擇性地指出影片中的亮點和缺點。也可以理解為他們對影片就是一個專業杠精,他們一方麵會硬懟影片,一方麵會吹捧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