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時間主題(1 / 2)

在確定所有戲都完成之後,劉良踏踏實實的獨自離開了劇組。一個人前去下個路口處的地鐵口裏做上了地鐵。

現在的時間已經過了晚班時的高峰期三個多小時,但地鐵上的人流也就隻是巔峰時期的一半左右。

隻有不到兩站地的路程,十多分鍾能到達,這不比坐車快多了。

劉良靜靜的人靠在中間豎起的鐵杆兒上,放鬆一下一直緊繃的精神。

一站到了,陸續有人上下車。

嘈雜的聲音驚醒回了劉良放空的心神,再次映入腦海之中的是一些喧鬧的人聲,還有這地鐵運行提示的聲音。

還有這一些懷舊感傷音樂的聲音《時間都去哪兒了》,對於初聽這首歌詞會被帶入一個感傷的範圍內,或許會對這首歌有更多的感觸。

但這首歌頂多隻能成為一時的調劑品,衝淡著無聊沒有目標的生活。

滿滿的國內負能量,把養育兒女渲染成一種可怕的付出,父母的平庸毫無成就,全都歸於養育兒女上麵。利用這個脆弱情緒和心理弱點釋放到了極點。

隻能說一個養育之愛,沒必要表現的那麼深沉。

愛可以完全就是自然的。

相比於對時間上的探討,劉良還是更喜歡《老男孩》這首歌,它或許更深入人心一點。

劉良小聲哼唱著《老男孩》的歌詞,表示著自己的抗議。

“那是我日夜思念,深深愛著的人啊!”

“到底我該如何表達?她會接受我嗎?”

“也許永遠都不會,跟她說出那句話。”

“注定我要浪跡天涯,怎麼能有牽掛。”

“夢想總是遙不可及∽”

劉良在唱著歌曲的同時,不由得就有點大聲起來。

“是不是應該放棄?”

“花開花落又是一季,”

“春天啊!你在哪裏?”

隨著《老男孩》歌曲當中高潮的自然到來,即使他還看起來很年輕,情感抒發也顯得萬分自然。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

“一去不回,來不及道別,”

“隻剩下麻木的我,”

“沒有了當年的熱血,”

……

“生活像一把無情刻刀,”

“改變了我們模樣,”

“未曾綻放就要枯萎嗎?”

“我有過夢想,”

一些感性的臨時聽眾眼圈都微微有一些紅腫的態勢,就是共情的力量。

……

“有誰會記得這世界它曾經來過,”

“當初的願望實現了嗎?”

“事到如今隻好祭奠嗎?”

“任歲月風幹理想,”

“再也找不回真的我,”

“抬頭仰望這漫天星河,”

“那時候陪伴我的那顆,”

“這裏的故事你是否還記得?”

“如果有明天,”

“祝福你親愛的。”

……

任何一首優秀的歌曲,都能讓聽眾聽的瞬間就起一身雞皮疙瘩。《老男孩》自然也不例外。這首歌所包含的感情有最質樸的情懷,最厚重的深情,讓人感動之餘對親情、愛情都所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