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乾隆通寶(3 / 3)

“快看。”

吳迪伸出腦袋一看,一個瘦骨嶙峋的中年人正用繩子背著一塊石頭從坡底的小溪處向上爬,一塊有他半個身軀大小的石頭被繩子從兩邊兜住底,穩穩地被他那消瘦的雙肩背在背上。車上沉默了下來,一位負責接待的同誌輕輕地說道:

“故土難離啊。”

“他背石頭幹什麼?”

“你看,他的房子。”

女大王指著半山一處石頭房子,說道:

“山裏的人都用石頭蓋房子,他們這個年紀一般都上有老下有小,又沒有文化,出去打工不是被騙就是要不回工錢,每年縣裏都要幫著他們去要賬,有些人回來就窩著不出去了。”

“那他們怎麼不搬家啊?”

“這大山裏頭,耕地很少,一個村落往往也隻有幾戶人家。其他的就這樣散在山上。這裏的孩子上學每天都要走二十幾裏路,山裏的孩子,苦啊。有好多孩子的午飯就是一個土豆……”

一位山大王趕快接過這沉重的話題:

“所以更要謝謝你們這些有善心的人,到山屯鄉就好了,港島有個劉大善人正在實施一個下山計劃,山屯鄉百分之八十的山民都搬到了聚居區,再加上你們的讚助,日子越來越好過了。”

三點多的時候,車子到了縣城,很破、很舊但很幹淨,這裏的空氣比山裏的清新多了一絲暖意,讓一路顛簸就要暈倒的英雄們以為到達了目的地,一個個心情大好。

一位副縣長接待他們,熱情的邀請晚上嚐嚐山貨,讓幾個還在往外冒酒氣的家夥一陣腿軟。眼看推辭不掉,分總決定分兵,他和兩位經理留在縣城,其餘人等隨中巴下鄉。那幾個醉鬼又是害怕顛簸,又是害怕留下被灌,猶豫間像待宰的羔羊般被塞上了中巴車。正好有幾位老鄉在縣城辦事,帶著他們的行李,搭上了順風車。他們的行李是:一隻母山羊,帶兩隻小羊羔,五隻小豬崽,兩隻大花公雞。

臨行前分總拉住吳迪,語重心長的交待道:

“聽說越往下走喝酒越厲害,吳迪同誌,黨國就靠你了!”

說罷,不待吳迪回話,掉頭就走,還不忘吩咐司機開車,吳迪當時想死的心都有了。

我的熱情,哦,好像一把火,從嘴裏噴出的酒氣點燃了熱情的大山,最後燒成了熱情的沙漠,那首歌好像就是這麼唱的。

一路上有你,苦一點也願意,能不能把豬仔從我腿上抱下去?雖然味不好聞,雖然羊叫豬哼,雖然山路顛簸,但領導不在,再加上濃濃的鄉土氣息,讓這些城市裏的孩子一個個興致頗高,有幾個甚至客串記者,采訪起幾位老鄉來。

吳迪坐在最後一排,身子隨著車子的顛簸上上下下。此刻的他深深的理解到了鄉土的深刻含義,照這麼個喝法,想吐是肯定的。他的嘴角溢出一絲笑容,被一個美眉看到,好奇的問道:

“吳迪,你笑什麼呢?”

“吐啊吐的,慢慢就習慣了。”

偏生這個美眉已經結婚,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嬌媚的橫了他一眼,咬牙切齒的高抬手、輕放下,打了吳迪一巴掌,讓吳迪的小心肝都隨著顫了三顫。

下了車吳迪才知道什麼叫心顫。因為出發的晚,到了山屯鄉已經摸黑,中巴車直接將他們拉到了飯店,看著桌子上整齊排放著的一列酒壇子,挨個握著龐大迎接陣容肥厚的手掌,吳迪後悔了,他該請假一個人來啊。

才出狼窩又入虎穴的幾個人雙腿發軟的站在了山屯鄉的土地上,倒是露出了些光棍本色,反正是個翻,雖萬千人,吾往也!

據吳迪第二天了解,客人八人,陪客十四人,一共幹掉了三壇半酒。這酒是自釀的,一壇不到十斤也差不多,喝的書記直叫我們的隊伍有力量。

在鄉長的陪同下吳迪他們參觀了鄉裏的小學和初中,小學校舍很新,是希望小學,初中也不錯,淳樸的山民也有明白人,這是他們走出大山唯一的出路,因此建設起來不遺餘力。

在小學的食堂吃了頓午飯,兩菜一湯白米飯。看著一個個能幹掉兩大尖碗的半大孩子,看著他們一個個感激、羨慕的眼神,吳迪覺得這一趟真的沒有白走,以後他的孩子也要送過來生活幾天。

還有四個小學在村裏,吳迪他們決定分兵,留兩個身體較弱的女生在鄉裏,剩下四個女生去兩個村,兩個男生就隻好一人一個村了。吳迪選擇了最遠的靠山屯。

盧幸福,你真的幸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