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晉元康磚硯(2 / 2)

“有你個頭,碰上你這種冤大頭不宰平白便宜了別人,說吧,要什麼價位的?”

“八萬以下吧,我剛上班兩年,沒多少錢。哦,就算要,也要下個月才有錢,都投到項目上了。”

“你們公司讓業務員自己投?什麼破公司,趁早別做了。”

“不是,不是那樣的……”

“行了,別解釋了,我明著告訴你,東西是老物件,價錢我可要下刀了。”

“嘿嘿,別太狠就行,我就這一百三十斤肉。”

“來,先看看東西,上上手,我告訴你名字,你回去也查查。”

“我信得過您。”

“滾,敢再說信不信我把你轟出去。”

溫亞儒讓吳迪稍等,一會拿了一個木盒進來,小心翼翼的打開,取出黑乎乎一塊磚頭,找了塊布墊著,放在桌上。

黑磚幾近正方,上邊蓋著一個微微發黃的木蓋,一邊紋著字,相鄰一邊是一個大叉叉,剩下兩邊光禿禿的,吳迪打開木蓋,是一個淺淺的傾斜的墨池,最深處接近兩公分,最淺處不足半公分,邊沿坑坑窪窪,參差不齊。拿起來,底部修的有邊,沿也坑坑窪窪,中間刻滿了字,吳迪看了看,沒認出幾個,也就放下了。

“怎麼樣?”

“原來這就是磚硯啊,還真像一塊磚頭。”

“什麼像,這本來就是。這方硯叫做張廷濟晉元康磚硯,張廷濟是製作人,清朝金石大家,晉元康是磚的年份。這塊硯經清陸心源,近代大石齋唐雲收藏,在陸心源的《千甓亭古磚圖釋》中有記載,可謂流傳有序,文脈相承。”

“哦,原來傳承有序就是從流傳有序,文脈相承來的。”

不知怎麼回事,溫亞儒看著吳迪那傻乎乎的樣子就有氣,看了他一眼,有氣無力的說道:

“算了,你自己看吧,我懶得說了。”

“哎,老哥哥,我不說話了,一個勁的記,您趕緊再給掃掃盲?”

溫亞儒瞪了他一眼,拿著磚硯,愛不釋手,半晌方道:

“你看,這磚堅硬如鐵,包漿渾圓,握之撫之,讓人愛不釋手啊。硯上配的是紅木天地蓋,隨磚型而製,渾樸自然,同古磚相得益彰,剛柔並濟。內髹大漆,蓋麵經人常年摩挲,包漿醇厚,已經呈現出黃花梨金黃緞紋晶瑩之色。

此硯當為有血、有肉、有靈的完美之物啊!

你看,側麵磚文:晉元康六年八月丁醜,茅山裏氏博所作。

硯底是製作者張廷濟的銘文:茅山裏磚型不一,百陶樓藏有橫畫,徐球(字輔)征諸通鑒,醜日宜在七月,抑或史於丁醜上,八月二字寫誤脫。此文瘦硬勢罕匹,施傳施博文難執。何如琢作硯田寬,馬帳修書供點筆。道光壬寅仲冬廿一日為芙峰先生作,嘉興張廷濟時年七十五。”

溫亞儒雄姿英發,揮斥方遒,講的是口幹舌燥,再一看吳迪,一副呆傻樣,怒道:

“你說一遍,說不對這硯多少錢也不賣你。”

“啊,那要說對是不是便宜賣我?”

“你!”

“嘿嘿,開個玩笑,開個玩笑,我說了,溫老哥你看對不對。”

吳迪洋洋灑灑說了一大通,幾近一字不差,溫亞儒大驚,難不成這傻小子還有這方麵的天賦?

吳迪嘿嘿笑道:

“牽扯到要忽悠客戶,這方麵的東西我基本一遍過。”

溫亞儒氣結,又不甘心的問道:

“你以前真的沒接觸過古玩?”

“真沒接觸過,連故宮博物館都沒進過。這是我上手的第一件古玩。對了,這東西多少錢,貴了我可買不起。”

“這東西一萬塊錢收上來的,賣你按你開的價,八萬,不貴吧?”

“不貴不貴,保真就行。”

“小吳,你真是做業務的?”

“如假包換,像我們這種人,走在茫茫人海中都能讓人一眼認出來,因為我們臉上都寫著字,業務!再過些年我這種人估計就要跟蝗蟲似的,滿大街都是。”

“這硯按照現在估價,應該在五到七萬之間,上拍的話碰到藏家爭搶,二三十萬也是小數,我本來準備自己留著的,你若要,就八萬轉給你了。”

“行,不過得等我一個半月我才有錢。”

“看不出來,價都不帶還的,你小子挺有貨啊,賣漏嘍。”

“嘿嘿,君子一言,一個半月之內我來提貨!用不用先簽個協議,價格幾十一百定金啥的?”

“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