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十三章 擴編補充標(2 / 2)

而這個時候,趙東雲再一次覺得北洋體係裏頭各部隊自主招兵、訓練,甚至自己解決經費對於任何一個軍閥來說都是好處多多的,因為這代表著即便上頭不給編製和經費,趙東雲也可以自己想辦法擴軍。

“錦州巡防營裏的兩千多舊軍已經整編的七七八八了,裁汰了大約半數,剩餘千人目前由教育科正在進行新兵訓練!”林永權站在趙東雲的辦公房內,向趙東雲報告舊軍整編事務。

錦州巡防營也算是新生事務了,六月趙東雲剛抵達錦州的時候就向袁世凱訴苦請求援兵,但是袁世凱那裏有援兵派遣給他啊,但是一點援兵不給也說不過去,最後隻好從永平、通州等地東拚西湊給湊齊了一千多直隸練軍派往錦州。

與此同時盛京將軍增祺在得知趙東雲率兵進駐錦州後,並且有意整頓當地舊軍時提高當地防軍部隊戰鬥力後,就是和袁世凱那邊一合計,把錦州當地的一千多錦州防軍和增援而來的一千多直隸練軍合編為錦州巡防營,以協同第三混成協擔任錦州防務。

並責成第三混成協統領、候補知府趙東雲進行整訓。

這個錦州巡防營雖然有兩千多人的人數,但是實際戰鬥力連土匪都不如,比如說緊隨錦州巡防營成立的奉天省巡防營馬步遊擊隊,嗯,就是被增祺收編的張作霖的那支土匪,人家雖然隻有五百人,但好歹也是兵強馬壯,雖然不如正規軍,但是打起其他土匪來可是得心應手。

不過趙東雲也沒指望這個錦州巡防營能夠有什麼戰鬥力,他要的隻是一個名義、編製而已,畢竟有了錦州巡防營這個編製,朝廷就會支付軍費。

現在可不是軍閥混戰時期,趙東雲可沒辦法直接在當地收取稅賦養軍,現在不管是擴軍還是養軍,大部分都是需要朝廷、北洋支付,現在嘛,還得加上奉天。

趙東雲手下的軍隊所需的軍費來源是比較多種多樣的,半數來自直隸省撥款,一部分來之於清廷戶部的撥款,還有一部分則是來自盛京將軍府的撥款。當然這說的隻是籠統來源,而在這三大項下麵又細分諸多,比如從某海關每年截取多少,又每年挪用原肅毅親軍、元字營經費等亂七八糟的。

當然這些細節東西是不用趙東雲去操心的,反正每個月袁世凱會把這些零零碎碎的錢籌齊給他送來,奉天那一部分則是因為第三混成協進駐錦州後的部分協防費用以及錦州巡防營的費用也由錦州、奉天承擔。

關於北洋新軍的經費問題,詳細說起來都可以寫一份碩士論文了,在此略過不提。

趙東雲手下的第三混成協是有著充足經費來源的,但是他要擴軍的話就必須另外尋找經費來源了,而現在這個錦州巡防營就是給了他這個名頭。

既然這個錦州巡防營是袁世凱和增祺派來給他當援軍的,並且還讓他來整訓該軍,那麼他自然是不客氣的把屠刀對準了這個錦州巡防營。

六月份開始就是派出了手下整編舊軍的頭號大將陳光遠,借著整編的名義直接裁汰了上千號人,而剩下那些勉強過得去的青壯也是一股腦塞進教育科的新兵營。

而這樣一來,這個存在於清廷正規軍編製中的錦州巡防營就隻存在紙麵上了,一個兵都沒有剩下!

“現在錦州巡防營那邊每月大約能夠挪出一萬五千銀子,再加上奉天這邊撥付的協防費用每月五千兩,雖然少了些,但是從其他方麵擠一擠,挪一挪,也勉強可以讓我們練一個標了。”林永權遞過來一張表格,上麵說的是編練一個步兵標所需的各項花費,同時還標有目前第三混成協的各項經費來源。

“這維持一個標每月所需的費用我們可以承受,不過這建軍之處購買軍械,修建營房,安家費等費用怎麼解決?”趙東雲看著皺眉問道。

“這方麵沒有什麼好辦法,隻能是我們這邊先擠一擠了,前頭的開拔費和彈藥補充費以及營房修建費還剩餘不少,挪出部分用於購買軍械和安家費了!”林永權如此道。

趙東雲聽罷卻是搖頭:“那筆錢不能動,那可是我們第三混成協的家底,要留著備用!這購買軍械和安家費等費用得另外想辦法!如果實在不濟,也不用一時間全部編滿,可以先用舊槍練著先!以後每月慢慢購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