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零七章 杜立三之死(2 / 2)

三部相加將近兩千餘騎,先不管其中的新軍、土匪、巡防營混雜,但是單單看這規模,這可就是一個騎兵旅的規模啊。

如此大規模的騎兵作戰,自然不可能讓其他人來,還得孟恩遠這個騎兵高級將領來親自率領趙東雲才放心的。

孟恩遠率領這一支兩千多騎的剿匪部隊迅速橫掃了台安、新民、盤山等地的土匪,那杜立三雖然曆史上非常出名,但是土匪到底是土匪,在兩千餘大軍碾壓而來的時候,杜立三雖然拉起來了一千多號悍匪試圖對抗,但是不用半個月就是被絞殺幹淨,頭目杜立三被擒獲。

這人也頑固,竟然拚死都不投降,最後孟恩遠也沒有客氣,擒住了他後可不管他是什麼巨匪之類的,直接把他交給了張作霖。

把張作霖早就恨不得把杜立三生吞了去,據說杜立三落到了他手裏後被五馬分屍而死!

杜立三手下的一千多悍匪多數也是臨時集中起來的,前翻數次剿殺後早已經崩潰各自逃散,直接打死打傷的人倒是不多,但是俘虜卻是抓了不少,而孟恩遠根據趙東雲之前的指示,把這些俘虜或者投降的土匪一股腦的分給了呂雙槍和石陽以及張作霖,而且呂雙槍和石陽得到的更多,讓張作霖為此頗有怨言。

對於俘虜孟恩遠是沒有什麼興趣的,那些土匪聽上去是什麼悍匪,一個個騎術精湛,槍法了得,好像說的多牛逼一樣,但是在孟恩遠這種正規騎兵軍官看來,連農民軍都比這些土匪強,至少那些農民被蠱惑了後還能夠前仆後繼的發動死亡進攻,然而那些土匪呢見機不妙就立馬轉頭就跑了。

那麼多土匪裏,不是每個人都和呂雙槍一樣,能夠有那麼大的人格魅力率領部下和官軍死戰的,要不然趙東雲也不會接受他的投誠了。

杜立三在短短半個月內就煙飛灰滅,而麵對著孟恩遠的剿匪大軍繼續南下,馮德麟也是坐不住了,立馬找到了張作霖,說是可以接受招撫。

但說實話趙東雲對此根本就沒有興趣,他來遼河剿匪,又不是為了真的剿匪,說實話這些土匪是生是死他半點都不關心,他關心的隻是繳獲而已。

這半個月來打個杜立三,雖然也消耗了不少彈藥和經費,但是收獲更大,把杜立三的老巢給端了後,剿匪東進支隊裏的後勤處派人清點了各種繳獲的財物後,趙東雲心裏大為興奮。

剿滅杜立三後,剿匪東進支隊繳獲了俄式新槍一百餘杆,另外有日式新槍兩百杆,還有各類雜式舊槍五百餘杆。繳獲馬匹一千餘匹,其中可以用來乘騎作戰的乘騎戰馬就有四百多匹,剩下六百多匹也能夠作為馱運所用。

除了這些外,還有各類現今浮財貨物,價值雖然不及張作霖前頭保證的二十萬以上,但是也有十七八萬左右。

現在的趙東雲已經算是掉進錢眼裏了,這馮德麟想要接受招撫哪有那麼簡單,馮德麟要是接受招撫對他趙東雲又沒半點好處!

他要的是錢,就是這麼簡單而已!

不得不說那馮德麟也是個有膽魄的人,再打聽到了孟恩遠的剿匪支隊就是為了繳獲而來的時候,連忙往錦州送去了一張價值高達五萬兩銀子的洋人銀行本票,而且表示再緩幾日,他還能夠再湊上五萬兩銀子的財物送到錦州。

這要是不用打仗就能夠賺上十萬兩銀子,趙東雲覺得還是挺劃算的買賣,至於說張作霖後續和馮德麟等人的地盤爭奪等,關他屁事!

他去錦州東部剿匪,理由從始至終都是非常簡單的,那就是為了錢!

先不提剿匪行動中的各種繳獲,單單張作霖為了讓趙東雲出兵剿滅杜立三,就付出了高達四萬兩銀子的代價,而且各種繳獲除了俘虜和地盤外,各種槍支以及馬匹和財物可是半點都不會分給張作霖的。

現在馮德麟主動把錢送過來,他也就不打算讓手下的騎兵兄弟們去冒著性命賺錢了,於是一道令下,孟恩遠就是帶著剿匪東進支隊西返。

留下了一個不停咒罵的張作霖!

張作霖的打算就是借趙東雲的兵去滅掉杜立三和馮德麟,這樣他們就能夠不費吹灰之力掌控新民一直到營口的大片地盤,再依托這些地盤經營幾年,誰敢說他不能拉起一支幾千人的部隊來。

然而現在趙東雲滅掉了杜立三後,卻是拿了馮德麟的十萬兩銀子轉頭回家,這讓張作霖變的極為被動。

趙東雲用腳趾頭想都知道,等孟恩遠的部隊一走遠,馮德麟和張作霖肯定得打起來,誰輸誰贏先不說,反正遼河一帶的土匪勢力基本已經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