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七十七章 榆關密議續(2 / 2)

按照正常情況來說,這種關鍵時刻是不能亂調部隊的,然而如果袁世凱不調動部隊的話那麼朝廷就要更加懷疑了。

王英楷道:“此時尚無定論,一切都還要大人做決定!”

的確,不管現在的王英楷,段祺瑞,趙東雲以及吳鳳嶺他們說什麼,其實他們都沒有決定權,不管是對朝廷屈服還是選擇溫和的政治對抗又或者是幹脆造反,都得袁世凱來決定,他們四個人如今隻能是做好一切準備而已。

隨後這四人又是商談了好一會,不但說起局勢問題但是說起了詳細的行動計劃!

什麼行動計劃,那自然是商討一旦袁世凱決心造反,那麼應該怎麼起兵的問題了,至於用不的用上那是以後的事,現在總的要有所準備才行!

“如果真的被迫舉事,第一鎮那邊變數太大,而且第六鎮也近在京師,恐怕會被朝廷提前掌控,到時候如果我第一鎮和山東那邊的第五鎮怕是要南下,總得把江北混成協和河南混成協還有湖北一鎮給攔下來。屆時隻依靠一個第二鎮和第四鎮,怕還是不夠穩妥,到時候子楊你的第三鎮也是要入關的!”王英楷一如既往的以老大哥的身份安排事務,說實話他的這個派頭讓段祺瑞和趙東雲都有所不滿。

要知道趙東雲和段祺瑞可不是跟著他王英楷混,而是跟著袁世凱混,今天王英楷雖然說是奉了袁世凱的指示前來商討,但是擺出的這一副我是老大的模樣依舊讓他們不爽,但是如今事涉北洋存亡,這意氣之爭也就先放下了。

“到時候恐怕熱河、山西等地也是要亂,第一鎮和第六鎮變數也太大,我們還是應該準備的更妥當一些才好,我看子楊的奉天兩個鎮也可以入關,這樣一來就可保證萬無一失了。”段祺瑞如此道。

不了王英楷卻是道:“如果行清君側之事,我們手頭上的這幾個鎮也夠了,東省旗人舊軍不少,總的有人鎮著,而且一旦起事,日俄行庚子年幹涉舊事的話,不在奉天攔下來,難不成還要讓他們跨過遼西進抵京師不成?”

東三省裏還有大量旗人呢,而且黑龍江和吉林也不是北洋的地盤要是他們腦袋發熱了要南下的話,就得留一部分兵力進行抵擋和鎮壓。當然了對於這些諸人也不怎麼擔心,他們真正擔心的還是日俄的幹涉。

眾人口中所謂的需要多少鎮來穩住局勢,其中用於對內的兵力隻是少部分而已,主要力量還是用來防備外國幹涉軍的。

“子楊你那兩個奉天鎮不能動,必須死死的釘在錦州一線,一旦守不住遼西那麼局勢就大破了!”王英楷臉色沉重:“至於天津和唐山這邊,到時候騰出來兩個鎮的兵力也足夠穩住局勢了。”

“到時候隻要穩住三五天,憑借大人的威望必然能夠重新整合我等北洋七鎮,屆時第一鎮和其他部隊歸附後,局勢就能夠徹底定下來了,到時候如果外國還是強行幹涉,我等就和他們打一仗,老子就不信我們十幾萬人擋不下來!”王英楷說這話的時候,臉上的肥肉一顫一顫的,充滿了凶惡之色。

山海關密議曆盡四個多小時,在場的四位北洋大佬從朝中局勢一直說到怎麼起兵,嗯,重點還是圍繞著如何起兵造反這上頭,從這場會議裏也看得出來,袁世凱會不會造反不知道,但是一大票北洋大佬們還是挺盼著能夠起兵造反的,開國功臣的誘惑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抵擋的。

從山海關離開,乘坐火車回錦州的時候,趙東雲就覺得這事怎麼那麼想黃袍加身啊,袁世凱還沒說要反呢,自己這幾個人就迫不及待的商量著怎麼造反了!

不過這些想法想想也就過了,他現在的心思已經是回到了奉天,這一次回去恐怕是真的要整軍備戰了,恩,自己手頭下的諸多兵力不多,如果要防止外軍幹涉的話,這奉天乃至整個遼東都不能守了,還得和以前那樣,把兵力彙集到錦州來,依靠自己構築多年的錦州防線來頑抗。

一個鎮估計還不行,到時候自己抽調奉天兩個鎮的步兵防守錦州,至於騎兵部隊在這種固定工事防禦戰中起不來什麼作用,到時候自己可以帶著奉天常備軍的三千多騎兵部隊一起入關,免的自己隻帶著一個孤零零的第三鎮入關,最後被王英楷他們給吞並了。

就當趙東雲思慮著今後怎麼行事的時候,臨榆縣電報房裏,一個帶著瓜兒帽的人已經悄悄的向外界拍發了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