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一十章 王占元再現(2 / 2)

徐州蕭縣的某座院落,這座昔日不知道是哪家地主老財的宅院此時已經被奉軍征用,充當了前敵指揮部,這院門口可是掛著一幅招牌,第一幅是“統帥部徐州前敵司令部”。

而司令部內,除了能看見一大群奉軍軍官們正在忙綠著外,正廳會議室內此時將星閃閃,一大群蘇係奉軍的高級將領們齊坐一堂。

長方桌兩側端坐著十餘名高級將領,他們每個人都是穿著奉軍特有的青灰色軍官常服,肩膀上的肩章也不是國內其他軍閥的那種豎式肩章,而是橫式肩章,這些人有的是掛著兩粒金星的中`將,有的則是掛著一粒金星的少`將,為首的孟恩遠以及左首第一位的徐邦傑更是肩膀上有著三粒金星,代表著他們的上`將軍銜。

這些人裏頭雖然有不少人都是加銜,比如徐邦傑就是中`將加上`將,但是這種加銜的含義就是說該員中`將可以享受上`將級別的禮遇,幹上`將該幹的工作,但是薪資待遇依舊按照中`將銜發給,在銓敘處記錄再案的軍銜也依舊是中`將。所以從軍官禮服、肩章上頭和孟恩遠這種真正的上`將是沒有區別的。

北方共和軍方的加銜製度延自前清、王英楷時代啟用,並由趙東雲大規模使用,當初趙東雲使用加銜製度一方麵是為了彰顯自己的大總統之位是來的正規,雖然他是用武力把王英楷趕下台,但從憲法角度來說,他的這個總統職位是王英楷主動辭職後,用副總統自動晉升而來,為了體現這種正統化,所以他對王英楷時代的很多禮製政策都是延續了下來。另外一方麵也是為了控製軍隊裏的高級將官人數。

畢竟那些規模好幾百萬的軍隊裏上`將也不過才十幾二十來個,然而如今北方共和政府各大軍閥加起來,正兒八經的上`將都已經七八個了,而且別看趙東雲和段祺瑞打著仗,但這兩家頂多算內鬥,和北方共和政府、南方聯邦之間的關係是截然不同的。不管是王英楷時代,還是趙東雲時代掌控下的銓敘處\局,實際上都是承認段祺瑞、王士珍他們的上`將軍銜,當然了就別指望王英楷和趙東雲給他們發工資了。

這高級將官已經有了那麼多,而且現在趙東雲也不想一下子弄出來十幾個上`將,這戰爭才開始不到一年呢,如果繼續打下去的話,以後高級將官還不得滿天飛,到時候自己怎麼給手下升軍銜啊,所以這才用了加銜製度,算是人為的增加軍銜級別,增加了普通中`將晉升上`將的難度,少`將晉升中`將也是同理。

不過這種情況隻能在正式文件裏看見,但是外觀上是很難區別一個正牌上`將和中`將加上`將的,所以在今天的這場會議室裏,就可以看見兩個上`將,然後高達五六位的中`將。

這些人自然就是當今奉軍第一軍、第二軍的主要高級將領了,自從前幾天這兩大奉軍主力在徐州北部成功會師後,孟恩遠就是召開了這麼一場兩軍高層之間的戰略會議,以商討進攻徐州的具體作戰方案。

上頭的孟恩遠看了眼下頭的諸多部屬、同僚們,然後把視線落在了楊德明身上,然後開口道:“德明,你先說說!”

楊德明在在場諸人中雖然隻是個少`將,但是在座的人都知道這個楊德明不簡單,之前這個人可是長期擔任作戰處處長一職,乃是大帥極為看重的同校後輩,而此人別看他軍銜低,人也年輕,但實際上卻是一手策劃了入關後的多場戰役,包括唐山戰役、京師戰役、霸州戰役、石家莊戰役之內都算得上是此人的手筆。

別看上述戰役都是野戰軍裏的將領們再打,但是前期謀劃,戰略安排卻都是作戰處的事情,哪怕是孟恩遠這樣的一軍之長也不過是按照命令行事罷了!

如今楊德明被趙東雲外放到第十七旅當旅長,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個旅長不過是人家鍍金的位置,稍微混些資曆,估計人家立馬就高升了。

楊德明就任第十七旅旅長後,隨著徐州戰役的爆發,趙東雲也是擔心前敵指揮部裏沒有一個合格的高級參謀人員,所以又是親自任命楊德明兼任徐州前敵司令部之參謀長。

請注意這個任命,他不是調任,而是兼任!也就是說,人家是一邊在第十七旅旅長的位置上混著資曆、鍍著金,但是一邊也是被趙東雲繼續重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