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雖然已經有大好的前途等著他,但是現在對於潘巒清來說還有更重要的事,那就是收拾掉兩江第七師之後,他還得繼續率領部隊一路西進,根據林永權的最新命令,他需要繼續西進占領當塗。
第十七旅繼續行動的時候,第十八旅也是把注意力重新放到了對麵的皖軍第四師補充旅上頭,自從奉軍突破了第四師補充了和兩江第七師的結合部後,第四師補充旅也嚐試過反攻,但是麵對奉軍第三十五團的防守,短時間內根本沒有突防的可能性,再者兩江第七師敗的實在太快了。
上萬人的兩江第七師,竟然一整天時間都沒能堅持下來就被全殲了,這給一旁的第四師補充旅官兵們造成了極大的震撼,所以開始主動撤退。
這個時候,第四師補充旅的指揮官們也知道,單單憑借他們是無法把奉軍阻擋在馬鞍山一帶了,更別說發起進攻把奉軍趕下長江了,為了保存實力,第四師補充旅一口氣朝著東南方向撤退了十五公裏,以便和後方增援過來的其他皖軍部隊彙合,重新組織防線阻擋奉軍的攻勢。
兩江第七師被殲滅了,第四師補充旅主動撤退了,這就讓一直處於危機之中的奉軍渡江部隊得到了第一次真正的安全時間。
林永權率領的第九師並沒有隨著第四師補充旅的主動撤退而發起追擊,而是隻前進了數公裏,把灘頭防禦縱深擴大到十公裏之後就是停了下來。
第四軍需要時間,第九師也需要時間!
之前的第九師曆盡多日苦戰,雖然取得了殲滅兩江第七師的傲人戰績,但是自身的傷亡也是極大,渡江的一萬餘戰鬥兵員,如今已經隻剩下八千人可戰之兵而已。
第九師需要時間來補充兵員,讓士兵們恢複體力,更重要的是重新補給彈藥和等待兩個師屬七十五野戰炮營過江。
不然的話,隻帶著山炮營和迫擊炮,又遠離北岸的炮火支援,第九師可就得不到足夠的炮火支援了。
這年頭的戰爭,火炮乃是關鍵中的關鍵,基本上在可能的情況下,任何將領都不願意選擇在沒有火炮支援的情況下單獨讓步兵發起作戰。
皖軍主動撤退,奉軍沒有大規模追擊,於是乎這一場持續了將近五天的渡江戰役算是落下了帷幕,後續雙方將會圍繞著另外一係列的戰術目標進行戰鬥,但是就現在而言,第四軍的渡江已經算是完美成功!
隨後的兩天,第四軍的大量人馬和物資繼續渡江,好幾萬人擁擠在和州、馬鞍山這一片長江南北兩岸的小地方裏,大量背著槍的士兵們踏上浮橋朝著南岸走去,而一旁則是肩挑或者推著獨輪車的民夫們把大量補給送往南岸,同時特遣工程團又是經過兩天的緊急施工,終於是再一次的加固浮橋,使得這條浮橋的強度已經足以通行那些沉重的七十五毫米野戰炮。
浮橋一加固完畢,早在一旁等候的野戰炮營就是開始渡江,挽馬拖拉著沉重的火炮或者彈藥車走上還顯得搖搖晃晃的浮橋,然後緩慢的通過長達四公裏的浮橋,雖然中間出了一些小事故,導致一門七十五毫米野戰炮掉下了長江,連帶拉跑的多匹戰馬也是落江淹死外,絕大部分的野戰炮還是安好無損的渡江了長江。
而隨著第四軍的大量七十五毫米野戰炮也是順理渡江長江,也就代表著第四軍已經正式跨過了長江天塹這道天險,兵鋒直指皖係的統治核心區域:江南地區!
跟隨者火炮一起渡江的孟恩遠也是終於第一次踏上了江南的土地,站在江南的土地上,彷佛呼吸的空氣都格外的清新!
心情大好的孟恩遠翻身上馬,伸出右手指向南方:“江南,我孟恩遠來了!“
身旁跟隨的幾個軍官們也是趁機拍馬屁!
“此戰我軍一舉渡江成功,而且還全殲了一個第七師,此等戰功自古往今也是少有的了,放眼國內諸將,再也無人能比肩村帥如此巨功了!”
“是啊,我等入關以來轉戰直隸、河南、江蘇、安徽四省,連戰連勝未嚐一敗,他日權帥登頂元帥之位指日可待啊!”
屬下們的恭維讓孟恩遠心情變的更好了,他自己也是覺得自己領軍入關以來戰功算得上是奉軍第一人了,未來大總統要授奉軍諸將元帥軍銜的話,自己肯定是有資格拿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