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零六章 第十四師初戰(2 / 2)

隻要趙東雲願意,他隨時可以再招募數十萬的新兵用於補充部隊。

當然了,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其他軍閥部隊,段祺瑞為什麼能夠在江北戰敗後短短半年不到就重新拉起來一支超過二十萬人的部隊,不就是不缺人嘛。

怎麼說呢,國內的軍隊缺槍缺炮,就是不缺用來充當炮灰的士兵!

但是不缺人不代表著可以維持無限量的部隊,因為維持部隊是要花錢的,人家來當兵可是要領取餉銀的,在當代國內軍隊裏頭,部隊的薪資開銷可是大頭。

至於說不給錢就征兵,玩義務兵的那一套在現在的中國可行不通,沒錢給就算你把牛吹到天上去人家也不會給你賣命,要想玩義務兵製度,還是老老實實等統一後,讓國民們有著最基本的國家和民族意識後才有可能施行。

第十四師的新兵雖然被看重,但是在他們成長為老兵之前,也隻是一個炮灰而已!

哪怕是第十四師師長楊德明看到自己的部隊發起進攻後受到了極大的傷亡,也並沒有表露出太多的可惜,因為他知道,隻有經過血與火的磨礪存活下來的士兵,才是第十四師成為王牌部隊的根本。

在第十四師在正麵發起進攻的時候,鮑貴卿的第一混成旅也是玩起了奉軍的老一套戰術,那就是迂回進攻。

鮑貴卿的第一混成旅雖然前身是直軍,但是經過這一年多的戰爭後,已經和其他奉軍無異了,其士兵訓練和戰鬥意誌屬於奉軍裏的二線水平,和奉軍第九師這種王牌部隊沒法比,但是比第十四師這種新部隊還是要略強一些,這也是孟恩遠讓鮑貴卿的第一混成旅擔任迂回任務的原因所在。

當第十四師正麵發起進攻,第一混成旅從側麵迂回的時候,對麵的第四師補充旅和另外一個旅的皖軍省軍見機不妙,他們並沒有固執的進行頑抗,而是很幹脆的再一次玩起了撤退。

雖然金陵的段祺瑞對當塗戰局很不滿,但是卻是沒有對第四師補充旅的撤退表達了不滿,因為換成了他親自指揮部隊,他也會選擇主動撤退。

如今奉軍渡江成功已經定局,自己要考慮的已經不是如何把奉軍趕下江,消滅第四軍了,而是要如何把第四軍的攻勢給擋下來,守住金陵等江南的一係列重要城鎮。

而現在皖軍正在從各個方向抽調兵力往當塗方向彙集,這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在時機沒有成熟前,把部隊一點一點的消耗在和第四軍的作戰中是非常不理智的行為。

皖軍的主動撤退行為,更是讓第四軍的攻勢無人能阻!

短短三天時間裏,第十四師就是向東北方喜愛那個突進了二十公裏,抵達陸郎鎮一帶,而在第十四師右翼的第一混成旅也是攻占了朱門鎮。

此外第四軍所轄的第二騎兵旅更是一路向前,橫掃了朱門鎮東部的大片地區。

上述三部分別形成了三個尖頭朝著金陵發起了進攻!

在西麵,第九師繼續在當塗休整,而根據第九師偵騎的報告,已經在當塗南方發現了皖軍第二混成旅的蹤跡。

第九師並沒有主動出擊迎戰,隻是重兵部署了當塗縣城和縣城東麵的一片丘陵山頭,林永權的的打算是利用姑溪河打一個防禦戰,姑溪河雖然隻是一條長江支流,但是也足以形成第二混成旅的重大障礙,乃是奉軍可以利用的天然工事,再加上縣城東麵的一片丘陵山頭,隻要往上頭架設炮兵火力,足以覆蓋南麵的廣大開闊地區,第二混成旅要想朝當塗發起進攻的話,這還沒有進入出發陣地就會遭到來自奉軍的猛烈炮火打擊。

第九師現在之前受創不小,林永權需要時間來重新恢複第九師的戰鬥力,所以此戰不求大勝,隻求穩妥!

不過對麵的皖軍第二混成旅抵達當塗南部後,也沒有莽撞的直接發起進攻,在試探性的派出一個營進行了火力試探攻擊遭到奉軍的猛烈火力打擊後,他們非常幹脆的放棄了大規模的進攻,然後掉頭東進,試圖尋找一個奉軍兵力薄弱的地方進行渡江。

畢竟當塗一線可以渡江的地方多了去,而區區一個奉軍第九師是不可能把長達數十公裏的防線都打造的和鐵桶一般。

第四軍的東西兩線的戰事,如此都是按照著當初統帥部作戰處製定的戰略計劃進行著,而奉軍的其他幾個軍也沒有閑著。

安慶方向的第一軍持續對安慶、蕪湖發起進攻,蘇北方向的第二軍也是對金陵發起了猛烈攻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