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第九師的第十八旅在圍屏鄉一帶和敵軍第二混成旅一部發生遭遇戰,雙方各有損傷。
次日,第十七旅之方慶坤的第三十三團彙報,在向山鎮一帶發生敵軍蹤跡,並發生了小規模的交火,根據交火時對方的火力以及抓獲的俘虜口供來看,方慶坤非常確定來者乃是第二混成旅之第二團。
“圍屏方向的是敵軍第一團,向山方向的是敵軍第二團?那麼他們的第三團呢?在那裏?”林永權看著地圖上雙方的軍力部署標示,然後在地圖的邊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眾所周知,皖軍之中央陸軍第二混成旅作為皖軍之兩大主力師之一,雖然隻是掛著混成旅的名頭,但實際上該旅在去年的時候就已經擁有三個步兵團、兩個炮兵營以及相關輜重、工程營的龐大部隊,總兵力超過萬人。尤其是今年年初段祺瑞調任麾下的另外一位核心將領靳雲鵬擔任該旅旅長後,該旅的實力又是膨脹了一些。
要知道,靳雲鵬在中央銓敘處的軍銜雖然隻是個少`將,但是後來段祺瑞給他私授陸軍中`將銜,一個中`將率領的混成旅,這樣混成旅就絕對不可能是簡單的混成旅,靳雲鵬就任該旅旅長後,率部布防於蕪湖一帶,期間又是持續征兵訓練,段祺瑞又是給他補充了少量火炮以及其他的技術兵器。
使得該部的兵力和武器裝備雖然還不如第四師這種三旅製的部隊那麼恐怖,但是總兵力也是達到了一萬兩千多人,目前轄有三個正式的步兵團,兩營又一個連總數四十餘門先進的管退式七十五毫米火炮,重機槍近五十挺,另外還配屬了其他皖軍二線部隊很少有的輕機槍以及迫擊炮,然後他的輜重和工程部隊也比較多,而且還都是裝備步`槍的輔助兵力,很顯然靳雲鵬和其他軍閥將領們一樣,也是打算把這些輔助兵力當成正規步兵來用的。
如果是一對一的話,這個第二混成旅其實是具備和第九師一戰的能力的。
這樣的對手,是值得林永權慎重對待的!
由於第九師比較謹慎,也沒有說和之前打兩江陸軍第七師一樣大膽的采取迂回進攻,試圖一戰奠定勝局,而對麵的靳雲鵬也是知道自己對上的乃是奉軍三大主力師主力,打起來也是小心謹慎。
於是乎在當塗這邊,第九師和第二混成旅雖然相互之間打了好幾場,但是規模都不大,雙方都是試探進攻了後就是收縮了起來,形成了一個對持僵持的局麵。
不過這樣對於第九師來說也算是好事,畢竟現在的第九師狀態不太好,還處於恢複期間,再加上第九師的任務也並不是說擊潰全殲第二混成旅,而是拖住攔下,保障好第四軍其他主力部隊的後路、側翼安全就算是成功了。
對麵的靳雲鵬打的心思也差不多,身為皖軍裏的少數幾位核心將領,他自然也是知道目前皖軍的整個戰略,那就是拖時間。
拖到皖軍持續把其他方向的兵力抽調到當塗、金陵一線來,然後彙集優勢兵力一舉擊潰奉軍第四軍,在這之前,皖軍采取的也是拖延戰術,某些時候甚至是主動撤退,以避免前期無所謂的消耗。
皖軍要拖,第四軍裏的第九師也要拖,但是第四軍裏的第十四師和第一混成旅卻是不能拖,他們要迅速撕開皖軍在金陵西麵的防線,然後直插金陵,以配合長江北岸的第二軍第三師等部隊發起金陵戰役,隻要拿下了金陵,那麼就整個江南戰略就完成了一半。
為什麼,因為從軍事角度上來說金陵的地位可能還不如鎮江、蕪湖等地那麼重要,但是金陵的重要性不能以簡單的軍事角度去看待。
金陵除了是一個軍事重鎮外,更是一個政治城市,在廣大的南方中國裏具有極大的政治影響力,拿下了金陵可就代表著奉軍已經控製了目前中國僅有的兩個政治城市。
至於說南方聯邦張之洞控製的武昌,實際上隻是機緣巧合而已才被作為了南方聯邦的臨時首都,但是它自身是不具備多大的政治影響力的。
當代中國適合當首都的城市隻有兩個,一個是京師,另外一個是金陵,這和個人意願無關,而是和當代國情有關。
必須速戰速決的第十四師和第一混成旅自從發起進攻的那一天起,就是沒有停下過攻勢,短短數天內已經是突進了數十公裏,這裏頭固然有皖軍主動撤退以保存實力的因素,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已經進軍到金陵外圍地區。
用誇張的話來說,楊德明已經是聞到秦淮河上的汙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