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二十三章 當塗慘敗(一)(1 / 2)

正文 第四百二十三章 當塗慘敗(一)

山西太原,吳鳳嶺得知奉軍攻占句容後,他沒有表現出身為趙東雲盟友應該有的喜慶,反而是露出了愁容。

“趙子華的動作太快了,我們現在連陝西都沒有拿下來,他就已經拿下了江北,打進了江南,這以後的日子不好過了!”

吳鳳嶺如此自言自語著,他非常清楚自己和趙東雲的關係,那就是相互利用的關係,連相互合作的關係都談不上。

按照當初他和趙東雲的秘密協議,趙東雲入關後占據華北、華東等地,而他吳鳳嶺則是西進陝西、甘肅,為此趙東雲還特地給他封了一個陝甘晉三省巡閱使的頭銜,然而現在吳鳳嶺的這個頭銜是名不符實啊,目前的地盤也就一個山西,連陝西都沒能拿下,更別談後續拿下四川之類的。

一想到這裏,他就把對麵的趙爾巽給恨了個死。南方的聯邦部隊都那麼不經打,偏偏你趙爾巽搞出來一個第十九鎮,讓自己的西進戰略遲遲無法取得太大的突破。

昔日構思拿下陝甘,四川後再和趙東雲一爭高下的想法已經是被無情的擊碎了。

隻是接下來該怎麼辦?坐視趙東雲一統其他地區,然後再掉頭收拾自己嗎?

還是說直接出兵京漢鐵路,給趙東雲的背後來一記恨的?

這兩個選擇都是讓吳鳳嶺很為難,因為這兩個想法都不是那麼的好,坐視趙東雲打下江南甚至其他南方省份自然是不行的,這樣的話他吳鳳嶺的下場絕對好不到那裏去,但是現在就和趙東雲翻臉的話也好不到那裏去。

人家趙東雲一直都防著自己呢,奉軍的第三軍三個師,石家莊的前第十一混成旅可都是用來防備王士珍和吳鳳嶺的,晉軍隻要稍微露出東進石家莊的意思,那麼整個奉軍第三軍估計就得進軍山西了,而且邊上還有一個第十九鎮虎視眈眈,到時候兩麵夾擊之下晉軍能撐得住才見鬼了。

而且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就是,目前晉軍的軍械彈藥幾乎完全依賴奉軍的供應。

吳鳳嶺手下部隊的步`槍、火炮以及子彈、炮彈都是從趙東雲手裏買的,而且趙東雲也從來說不會大批量的賣給他,每個月一點一點的給,滿足了晉軍和趙爾巽的作戰之餘,沒有給吳鳳嶺囤積彈藥的任何機會。

至於說找其他途徑外購,這也得運的進來啊,他和段祺瑞不一樣,段祺瑞靠著海邊呢,直接進口軍火方便的很,但是吳鳳嶺要外購軍火,小打小鬧還能弄進來,但是大規模的外購軍火的話,估計第一時間就被趙東雲給扣下了,因為這軍火的運輸得通過京漢鐵路。

如今的吳鳳嶺就是被困住在山西了,隻能是眼睜睜的看著其他軍閥一天一天壯大,而自己始終在原地踏步。

吳鳳嶺感覺不好,王士珍的感覺也不好,去年年底被趙東雲和南方聯邦的夾擊之下,他差一點就全軍覆滅了,最後還是趙東雲不想直接麵對南方聯邦,想要集中精力先把段祺瑞幹掉,這樣才和王士珍達成了停戰協議,王士珍才能夠調集北方的兵力回援漢陽一線,把南方聯邦張之洞的給阻攔下來。

然而雖然阻攔了下來,麵對張之洞經營了兩年的武昌長江防線,他依舊是無法打過去。

和吳鳳嶺一樣,現在的王士珍同樣是被困在了湖北,半點都無法動彈,隻能坐視段祺瑞和趙東雲打的熱鬧非常,自己卻是找不到半點存在感。

找不到存在感的不隻是他,還有南方聯邦的張之洞、端方、趙爾巽,這些南方聯邦的軍閥們雖然依舊控製了小半的中國,整個西南地區都在他們的掌控之中,但是在失去了東部沿海省份後,南方聯邦的情況非常不好,現在也隻能是勉力維持而已。

尤其是南方聯邦軍隊裏的戰鬥力低下更是一個無解的難題,空有數十萬兵力卻是一直被北洋諸位軍閥壓著打。

不管是張之洞還是王士珍又或者是吳鳳嶺,其實他們在當代中國的影響力已經是下降的非常嚴重,已經是沒有多少人認為他們能夠和趙東雲或者是段祺瑞一較高下。

現在的他們都是看著趙東雲和段祺瑞玩著爭霸大業,不是不想插一手,而是實在沒能力插手。

而且不管是趙東雲還是段祺瑞勝利,勝利的哪一方後續必然是會繼續發動統一戰爭,到時候他們的日子就會倒黴了。

用一個詞來形容他們就是:苟延殘喘!

先不說這些人,如今全國人的注意力都是集中到了皖軍和奉軍的戰爭裏頭,集中到金陵戰役裏頭,他們要看,這場關乎到未來誰能夠一統中國的戰爭裏,誰能夠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