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東南方向,鮑貴卿看著孟恩遠的作戰命令,心中也是有些感到一些驚訝,他作天就已經得知第四混成旅在當塗慘敗的消息了,原本以為孟恩遠會讓他暫緩攻勢,甚至回援,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孟恩遠非但沒有讓他回援,反而是讓他加大進攻的步伐,要求他在兩天內切斷寧滬鐵路線,然後和第九師第十八旅一起掉頭對金陵發起進攻。
隻要第一混成旅切斷寧滬鐵路,抵達長江邊上,那麼就代表著奉軍已經是完成了對金陵的最後包圍,進而就能夠從三個方向對金陵城內之地發起最後的總攻,一舉殲滅金陵之敵。
隻要趕在第二混成旅突破奉軍西部防線的攔截之前攻克金陵,那麼孟恩遠依舊能夠自豪的宣稱在這場至關重要的戰役裏獲得勝利。
反過來,要是讓第二混成旅先突破馮局臨時部署在西部的防線,那麼對於奉軍來說就是一場可能造成全軍覆滅的大慘敗!
此戰,孟恩遠並不是為蘇係而戰,也不是為趙東雲而戰,他是為了自己而戰!
隨著時間過去,金陵方向的奉皖雙軍戰鬥的越來越激烈,每天都有無數的軍人死去或者受傷。
四月十三號,鮑貴卿率領第一混成旅成功迂回抵達長江邊,並成功切斷了寧滬鐵路,雖然東邊還有近萬從鎮江出發的皖軍來攻,但是鮑貴卿卻是沒有顧身後的敵軍,而是直接掉頭就朝著西麵的金陵發起了進攻。
這個時候,金陵已經是被奉軍徹底包圍,於此同時奉軍第三師、第九師、第十四師、第一混成旅的大部分部隊開始對金陵發動了最後的總攻。
當金陵總攻戰爆發著的時候,奉軍第十五師已經是在乘船抵達上海外海,為了趕時間,第十五師的海運實際上是混亂不堪的,乘坐的船隻都是租用的外國船隻或者是征用的國內船隻,而海軍的戰艦再一次全部出動,為第十五師以及第十師的渡江提供艦炮掩護。
次日,皖軍第二混成旅在靳雲鵬的率領下,已經進軍到距離金陵不足五公裏,在這裏,他卻是遭到了來自奉軍第九師三十四團、第三師第十二團的頑強抵抗。
四月十五號上午,奉軍第十師在準備多天後,率先在南通一線發起渡江戰役,下午時分,第十五師在海軍戰艦的掩護下,冒著皖軍炮台的炮火正式對上海展開登陸。
第四混成旅的失利並沒有讓奉軍高級將領畏畏縮縮,反而是主動的發動大規模攻勢,對金陵的圍攻,對淞滬一帶的登陸更是把整個江南地區的戰事推向了一個更高的高度。
截止到四月十六號,奉軍已經累計在江南地區投入第三師、第九師、第十師、第十四師、第十五師、第一混成旅、第四混成旅、第二騎兵旅,第二重炮營等部隊,另外教育部還持續保持對前線部隊的新兵補充,原有編製兵力和補充兵加起來,參戰總兵力已經是超過十二萬人,其中累計傷亡已經超過兩萬人!
皖軍為了防禦奉軍的進攻,也是彙集了至少十五萬以上的部隊,廣泛分布在皖南、蘇南一線。
奉皖雙方圍繞著金陵這個具有極大政治意義的城市進行爭奪,單純來說金陵本身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至少在軍事上不算重要,這個城市並不是什麼重要的戰略要地,也沒有易守難攻的屬性,比濟南、徐州、鄭州這些城市更難守,所以曆史上經常可以看見金陵被攻克的例子。
太久遠的不說,幾十年前發匪之亂的時候,太平軍攻克過金陵,清軍又反攻回來,如果說後世的話,1911年革命時民軍也攻克過這座城市,數次易手就足以說明這個城市真的不容易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