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百二十八章 攻占上海
王占元率軍東進浙北,蘇南一帶,從戰略上來說對奉軍,尤其是對奉軍第二軍是個非常不好的消息,但是這沒有影響到第二軍對上海的攻勢。
畢竟王占元的第七師要到上海,少說也得大半個月呢,這短時間裏,奉軍所需要麵對的隻是皖軍的兩江第四師、第九師而已。
當第二軍對上海發起大規模攻勢的時候,兩江第四師根本就抵擋不住,段祺瑞從蘇州抽調過來增援的第九師還能抵達上海了,兩江第四師就已經是從上海潰敗了。
“三天,區區三天時間他們都沒有守住,他們都是幹什麼吃的,一萬多號人,就算站著不動讓對麵奉軍砍,這也得殺上一天啊!”段祺瑞對兩江第四師的潰退相當不滿,然而不滿又有什麼辦法呢。
兩江陸軍戰鬥力遠不如第四師這種主力部隊又不是什麼稀奇事,大家都是知道的,說起來,兩江第四師好歹麵對奉軍第二軍的絕對優勢兵力還在吳淞炮台、上海總共守了五天時間,這成績對於一支戰鬥力低下的兩江陸軍部隊來說已經算不錯了。
此外說起來還有一個比較搞笑的事,那就是雖然奉軍第二軍和皖軍兩江第四師打了五天,但是雙方的傷亡人數加起來也沒有超過千人。
主要理由就是每次奉軍發動進攻的時候,這還沒開始打呢,對麵的皖軍兩江第四師就撤退了,和當塗、金陵一線的情況完全不同,這都沒怎麼打,自然也就死傷不了多少人。
所以兩江第四師撤出上海後還可以自豪的宣稱:他們主力未損。
然而兩江第四師的撤出上海,導致上海(華界)被奉軍占領了後,造成的影響卻是極大的的,先不提該城市的什麼經濟和政治影響之類的,就說失去了上海裏的江南製造局以及港口,就是讓皖軍後續獲得彈藥補給困難無比。
而攻占上海,也是成為了奉軍發起渡江戰役以來,攻占的第一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城市。
得知前線部隊攻占上海後,趙東雲陰沉了多天的臉色終於是變好了起來,當天下午進行的會議上,他還難得的和趙鄂等幾位下屬開了幾句玩笑話。
隨著攻克上海後,奉軍第二軍繼續西進,目標分別指向了蘇州、嘉興等城市,進一步擴展第二軍在上海地區的戰略縱深,以抵抗從蘇州南下的兩江第九師以及還沒有到來的王占元第七師。
當奉軍第二軍徹底拿下了上海後,困擾了多天的奉軍第二軍補給問題也是得到了解決,蘇係軍需部和海軍聯合組織了大量的補給運輸直接停靠上海,使得大量的補給品尤其是極為重要的彈藥順利抵達奉軍第二軍手上。
利用海運補給的便利,實際上讓奉軍第二軍獲得了江南地區的諸多奉軍部隊裏最為有利的補給條件。
同時攻占上海,也就代表了掌控了江南製造局這個目前國內第二大的兵工廠,兩江第四師從上海撤出的時候非常匆忙,根本就沒有來得及,或者說根本就沒有心思把這個極為重要的兵工廠破壞掉,使得奉軍完整的接受了該兵工廠。
該兵工廠的被奉軍直接掌控,代表著奉軍擁有了第一家具有完整兵工生產能力的國有控股兵工廠,進一步降低福元機器廠對奉軍的直接影響力。
奉軍剛接受江南製造局,蘇係的國有控股銀行‘華通實業銀行’就是宣布全資控股江南製造局,成為該銀行掌控的第二家兵工廠。
目前蘇係國有掌控的兵工廠裏,中東工商銀行控股了沈陽兵工廠,華通實業銀行控股了保定兵工廠,現在江南製造局同樣被華通實業銀行接受,成為國有控股的第三家兵工廠。
至於福元機器廠,這個總產量超過上述三家兵工廠總和的大型兵工廠,和國有控股沒啥關係,乃是非常單純的私營企業。
趙東雲大力發展並扶持國有控股的兵工廠,除了供應軍事需要外,也是為了降低福元機器廠對奉軍的影響。
這種影響倒不是說怕福元機器廠反過來對奉軍施加影響力之類的,而是奉軍需要在避免國內隻有一家武器供應商的情況出現。
國防工業就和其他行業一樣,也是需要競爭,以往奉軍的軍事訂單都是直接交給福元機器廠,然而現在卻是出現了招標采購的模式。
盡管目前來說,福元機器廠對奉軍的重要性還無法動搖,但是假以時日,隨著保定、沈陽以及江南製造局等一係列兵工廠成長起來後,勢必會和福元機器廠搶奪訂單。
福元機器廠為了保住訂單,那麼就會花費力氣改進技術,以研發新產品,降低生產成本,這對於國內的後續國防事業發展而言,具有極大的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