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洞中乾坤(1 / 2)

階梯下的很深,越往下走,越發感到寒意逼人。

似乎最底下麵有暗河,何平似乎聽到滴答滴答的水聲。

人在黑暗中會覺得危險,自古如此,因而上古的先民才會那麼迫切地尋求火焰。

何平不知道階梯的最下麵會有什麼,也許會有凶獸在等著他;也許是許多的骷髏,白骨森森;也許是有條暗河,通往生路;也許是那位煉氣後期修士留下的遺物。

約摸走了一刻鍾,何平突然看到從底下傳來的一絲光亮。

突如其來的光亮讓何平有些不適應,微微眯著眼,何平仍是沒有停歇地往那絲光亮處走去。

入口處極狹,但過了那處入口,便豁然開朗了。

這是一處洞穴,沒有凶獸,沒有白骨,光亮來自一顆奇異的白石,白石掛在最頂端,何平估計這是一顆刻畫了法陣的白石,想必是那位修行者留下的,因此才能散發出光亮。

洞穴完全的封閉,四周凹凸不平,石壁極為潮濕,但又不知道水源來自何處。

按理說這等封閉之地,空氣應當極為渾濁,並且靈氣極少,但這洞穴裏卻極為不同,空氣幾乎與外界一致,甚至連靈氣都是極為的豐富。

何平不由懷疑,這洞穴裏是否有暗洞通往地上,但令他失望的事,他檢查了四周,俱是完好無損,何平很是失望,如果洞穴隻有進口沒有出口,那他隻困在這裏。

他不知道何時那邪修會追來,但他絕不能輕易出去,躲在洞穴裏應當是比在外麵安全的。

他如今雖然做不到大修那樣以天地靈氣為食,但也絕不會短短幾天就因為沒有食物而餓死,他在這裏多躲上幾天,等得那邪修走了他再出去

洞穴裏倒也不是沒有其他東西,洞穴的正中,擺放著一個石桌,並配有石凳,石桌石凳上都蒙了些灰,想來應該是那位煉氣後期修士許多年前留下的。

石桌上擺放著一本書,以及一張地圖殘片。

地圖殘片正是那羊皮地圖散裂開後留下的部分,上麵正是此處岩壁的位置,本來何平以為殘片化為光束打開通道後便會又消失不見,但卻不想出現在這裏。

至於那本書,也已蒙了不少塵,,何平吹了口氣,將塵埃抹去,這本古書的名字總算出現了,但卻不是什麼功法,隻是一本佛經,名為《大乘楞伽經》。

書頁有些泛黃,或許是因為潮濕,書頁有些頁已黏在一起,但開篇第一句便是,“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大海濱摩羅耶山頂楞伽城中,與大比丘眾及大菩薩眾俱。”

隻是尋常的佛經,或許那位修行者也是個信佛之人。

此時,江橫已沿著邪氣來到了這處瀑布外的岩壁處,邪氣在這裏消失,他隻能看見散裂的羊皮卷,卻沒看到何平蹤影。

他有些惱怒,在岩壁外轉來轉去,他堅信何平絕不會憑空消失。

岩壁雖然能短暫隔離邪氣,但隻要時間久了,總會有邪氣從岩壁內冒出,屆時江橫必然會對岩壁狂擊,這岩壁也阻擋不了多久。

“咦?你倒是找到處好地方!”

聲音不知從何處傳來,何平看佛經正入神,突然聽得這一句。

但他類似的情況已經曆多次了,並不慌張,仔細一想,這聲音似乎有些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