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丫頭片子啊……”江耀年垂首盯著地麵,明明很多人都看過,說妻子的懷像是個兒子,怎麼生出來就變成了女兒?
老太太可不管那些,在農村沒有生出來兒子那就是絕戶,姓江的成絕戶了。
她當初就說,那個女人除了長相好看點,看她那個單薄的身材就知道生不出來兒子,現在被她說個正著吧?國家說是改動政策,一家隻能生一個,她的這個命啊,老太太猛地一拍大腿,這個動作到是給旁邊的兒子生生嚇了一跳。
“你說說現在可怎麼辦?把孩子偷偷送走?”老太太挑開眼睛偷偷看了兒子一眼,沒別的方法了,孩子不送走她家就是絕戶了,她千辛萬苦把兒子給拉拔大的。
江耀年的臉有些憋得通紅,即便是個女兒叫他覺得失望了,那到底是自己的親生孩子,扔了?
老太太也知道扔孩子這事兒多缺德啊,自己躺在炕上,哎呦哎呦的叫著,這就起不來了,絮絮叨叨的說著:“這結婚也得講究一個門當戶對,我們高攀人家家裏,現在好了,離婚不能離,孩子不能扔,現在怎麼辦啊?”
老太太又從炕上坐了起來,視線直逼兒子的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媽,那是我的孩子啊。”
“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你抱著吧,好好稀罕你懷裏的丫頭片子吧,我看將來這個丫頭片子能給你養老送終還是能為你做些什麼。”
江箏的母親袁湛當年是下放到這裏的知青,那年代就是這樣,很多知青就落戶在了農村,當時袁湛跟江耀年決定要結婚的時候,江箏的外婆是藥也喝了,也上吊了,就是拴不住女兒的心,威逼利誘都齊齊上陣了,也沒能阻止得了袁湛要嫁到這裏的決心。
袁湛家裏是什麼成分啊?
用江箏姥姥的話說,我們家可不是一般的家庭,袁湛的祖祖爺爺那都是留過洋的,想當年他們家在大上海那是有名望有規矩的大家族,是被逼著送到了這個地方,即便改革換代了,貧民終究是貧民,你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出生的孩子怎麼可以嫁給一個農民的兒子?
奈何就是用死都逼不回女兒的心,幹脆眼睛一閉,這個女兒我就不要了。
江耀年年輕的時候在生產隊愛過一個女人,那個女人後來嫁到城裏去了,拋棄他的原因就很簡單,因為他家沒有錢,江耀年跟袁湛的婚姻很大程度上來說,是袁湛的主動。
在轟轟烈烈的愛情經過天長地久的磨礪也會趨於平淡,更加不要說江耀年根本就從來沒有甘心過。
恢複高考之後,江耀年憑借著自己的本事終於帶著妻子女兒走出了這座大山,故事的開始,就從江箏五歲說起。
江箏對父親的印象很淡薄,小孩子有的吃有的玩,父親又長長不回家,能記住的太少。
袁湛在副食品廠上班,原本恢複高考以後她也是準備參考的,可惜那時候已經有了江箏,跟江耀年商量,娘家是肯定指望不上了,袁湛這一生最大的願望就是有一天能風風光光的出現在母親的麵前,這樣她的腰板就可以抬起來了,足以證明她的選擇是正確的,你看她選的男人就是這樣的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