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劍下賜姓【求訂閱*求月票】(1 / 2)

這一套流程下來,時間耗費並不斷,尤其是選址並不是隨便就選的,地勢要平坦,能夠允許一族發展,養育一族。

不過這也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封到關中以外的地方, 因為他們將自成一族,也沒有之前的那種故土難離的情節。

因為,他們將是為子孫後代開疆擴土、披荊斬棘的先驅,祖輩。

李斯也沒有在這種大事上使絆子,很認真嚴謹的甄選出適合之地,並且還完美的保證這些被賜姓之族分散在整個大秦疆域之內, 而不是還聚集在大秦北地。

很多樗裏尋和蒙恬沒考慮到的,丞相府都做出了詳細的規劃和商榷,最終反複推定之後才上書鹹陽和陛下敲定下來。

一直等到丞相府把前期工作做好之後, 通知雍城方麵,代表著大秦的宗正和太廟使團才緩緩的離開雍城,前往各個賜姓之祖地。

“第一站,關中郡,漢水河畔!”太廟令看著手中的出行規劃,由近而遠,由西而東,自北向南,最後再由南向北,由東向西,返回鹹陽。

“賜姓為何?”樗裏尋接過太廟令送來的行程規劃, 然後也看到了被賜姓之族的來曆。

本身是關中的老秦人,這一次能夠湊足軍功是因為這一族中有數十人為銳士營銳士,加上一個在大軍左翼擔任營將的將領願意提供軍功晉升為卿, 於是才有了這一族。

而這個提供軍功的本身也是老秦士族中孟西白三族之一白氏的次子,白彪。

所以,這一族立族漢水邊上, 其實也是得到關中老士族白氏的支持的,不然貿然進入其他貴族地盤也會引起動蕩的。

樗裏尋了解其中的關係之後,也不得不佩服李斯,哪怕是被他和蒙恬背刺之後,幹起活來也始終是滴水不漏,將各方麵考慮得清清楚楚。

不愧是儒家典範人物,陛下留下來輔佐扶蘇的定國支柱。

使節團還沒到,漢水邊上早已聚集滿了百姓和漢中的貴族代表們,一族立族是大事,自然也會有當地的貴族派代表前來觀禮,也是肯定這一族的存在。

“房陵村裏正帶村民見過上使,見過公子!”還未進村,鑼鼓聲,鮮花和果蔬就已經堆滿了道路兩旁。

對他們來說這比建村更加重要,因為從今以後,他們就是有名有姓的一族了。

從此以後,他們的子嗣也不用再困於一地,外出遊學,遊曆,都能跟別人介紹時都能說一句, 關中X氏!

別人一聽之後,也能第一時間知道他們的出身來曆,而不是還需要苦思冥想是什麼地方出來的。

“諸位請起,不必如此大禮!”樗裏尋急忙扶起跪在地上的裏正,示意其他村民也快快請起。

大秦並不興跪拜之禮,就算跪拜也是君臣互跪,而現在,他站著,這些村民都跪著,這個禮不得說不重,不是由衷而發也不會行此大禮。

“走,去祖祠!”樗裏尋扶著裏正的肩笑道,卻也發現了這個裏正其實也是草原大戰的幸存者,在這場大戰中失去了一臂。

“好!”裏正點頭,笑著在前方引路,為使節團開道。

樗裏尋和宗正以及太廟令對視一眼,跟在裏正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