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川郡的大姓、名門很多,荀攸的這幾個都是其中的翹楚。
荀貞心道:“陰修接任何進,任職本郡,召見郡中著姓名家的俊彥子弟以和大族拉近關係、方便日後施政乃是情理之中,隻是他才上任沒幾怎麼就開始召見了?這也召見得太著急了點,而且還差不多把郡中的名家都一網打盡了,幾無遺漏。”心中一動,又想道,“莫非真如那給我報喜的那個吏所猜,他這是想打算要大舉任用郡中的這些後起之秀麼?”
雖然他不在陰修的召見之列,不過他並沒有不滿、不樂,畢竟,比起荀彧兄弟、比起荀攸,他不管是家世,還是聲名都差得遠。
荀彧乃荀淑之孫,父輩八人號稱“八龍”,其父荀緄任過濟南相,兩千石的高官,幾個親叔伯也或任過太守,或當過縣令。荀攸的祖父荀曇是荀淑的兄子,曾任廣陵太守,從祖父荀翌名列“八俊”,乃當時黨人的領袖之一,也曾出任過沛國相、越巂太守,並參與過謀誅宦官這樣的大事。如今潁陰荀氏在士林中之所以能有偌大的名望,大部分都是因此兩支而來。而荀貞雖亦為荀氏族人,但隻是個中家的出身,祖、父皆沒有任過官職,今雖在鄉中略有薄名,但也真的隻是“薄”名而已,依然遠不能與他們相比。
起陰修之召,荀攸倒是想起一事,道:“府君在私舍中召見了我們,並賜酒肉,在與文若昆仲和我話的時候,曾問起咱們族中還有何俊秀。你猜我和文若怎麼回答的?”
荀攸問這話時,臉上帶笑,一雙眼裏淨是笑意,荀貞略微猜出了幾分,問道:“怎麼答的?”
“我與文若異口同聲。文若的是:‘我有族兄荀貞之,十年不鳴,一鳴驚人’。我的是:‘在下族父荀貞之,少年沉敏,我所不及’。”
荀貞盡管猜出了幾分,但此時聽荀攸出後,還是忍不住“砰砰”心跳,他雖誌不在出仕,但如果能得到陰修的賞識,對他聚眾保命的大計卻也會很有幫助。好在他城府深沉,臉上的表情紋絲不動,笑道:“文若有王佐才,公達十三歲即能識人之奸。我學無所成,人無所長,怎當得起你二人的讚許?”
荀攸問過荀貞“猜他和文若怎麼回答的”後,眼睛連眨都不眨的,一直都在盯著荀貞的表情,見他毫無變化,不覺失笑,道:“貞之,別的倒也罷了,但就你這沉靜晏然的態度,好像聽到什麼、看到什麼都不會驚奇,就算泰山崩了都不會變一下色似的,我真的是遠遠不如。”
“我這不是沉靜晏然,我這是反應遲鈍。”
荀攸哈哈大笑。
荀貞將文聘召過來,領著他們將後院也看過一遍,對荀攸道:“寺舍簡陋,招待像我這樣的俗人尚可,招待如你這般的雅士便不成了。鄉中雖,卻也有一兩處景觀可玩。離此二十裏外,有一處竹林,溪水環繞,我聽佐史們頗是清雅,早就想去看看,隻是一直不得閑暇。公達,你若有意,今我就沾沾你的光,咱們去賞玩一下如何?”
荀攸自無不可。
去遊玩不可無人伺候。唐兒想去,荀貞沒答應,:“冷風寒,你就不要去了,免得再凍出病來。”文聘帶的都是如董習這樣的壯士,荀貞雅不欲令其行奴仆之事,便去前院叫了兩個佐史,令備些果蔬,拿了好酒,又從後院的馬廄中牽出坐騎,與荀攸等前去竹林。
這一去林中,見了兩個人。一個是荀貞想見的,一個是荀貞不想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