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張角自號“公將軍”,“公”實際上就是皇帝的代稱,現又有張舉自稱子,這不就是“有二日”麼?
望著堂外陰霾的空,如注的大雨,不但荀貞,荀攸、程嘉諸人也感到大漢的下風雨飄搖。
張角之亂方平,邊章、韓遂之亂尚未平息,馬騰又起來生亂,現而今張純、張舉又舉兵叛亂,而在冀州境內,張飛燕的勢力越來越不可抑製,聽在青、兗、豫,又有黃巾的餘部在活動,而在江南之地,亦是盜賊群起,其中不乏擁兵上萬的大賊,這大漢的下怕是要出大亂子了。
大雨連下了十餘,漸漸停下。
雨水一停,酷熱襲來。
接連出現百姓中暑,乃至老人被熱死的事情,剛忙完防汛、排澇,還沒來得及休息幾,荀貞又不得不開始為“過暑”之事忙碌,他接連派人去各縣,監督諸縣照顧地方百姓消暑。
兩漢的太守權力極大,權力大就意味著責任重。
軍事、政事、民事,事無巨細,每一件都得去管。實話,荀貞在魏郡雖然才待了一年多,但在能力上卻有了一個極大的提高,便連他自己也自覺比以前強了很多。
夏收過了是夏種,夏種過了是秋收。
一樁事挨著一樁事。
很快,入了九月,又到秋收時節。
有了去年和今年上半年的發展、經驗,今年的秋收情況很好,不管是各縣的秋收,還是屯田的成績,都要比去年、甚至比今年夏收時好。郡府的府庫裏出現了充盈,不止把去年借的糧食都還上了,而且有了充足的錢糧來辦理政事、民事,來給吏員發俸,並且軍糧也充足了,養幾千義從不再是壓力。
魏郡的糧食有了盈餘,別地的糧食卻有的出現了不足,如趙國。
趙國今年的收成就不好,這其中有五月底、六月初時那場大雨的緣故,也有去年上任的那位趙相辦事不力的原因,剛好和魏郡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荀貞離開趙國的時候,因為他已經平定了趙國的諸股大賊,所以當時趙國的情況要比魏郡好得多,去年趙國還賣過鐵器給魏郡,並支援魏郡了一些糧食,而今年,卻反了過來,趙國的情況反不如魏郡了。
去年是荀貞寫信給戲誌才,請求趙國的幫助,今年則變成了戲誌才寫信給荀貞,請求魏郡的援助。
下州郡之間,尤其是鄰近的郡國之間,一郡有難,別郡相助,這是從春秋戰國時就有的傳統,何況趙國是荀貞的故任之地,去年趙國也幫了荀貞很大的忙,加上又是戲誌才出麵求助,這個忙,荀貞是肯定要幫的,所以他依足戲誌才提出的數目,命人押送糧車,絡繹運去趙國。
九月丁酉這一,朝廷傳來旨意,令下係囚罪未決,入縑贖。
這是朝廷的大赦了。
荀貞很慶幸悶殺了李鵠,要不然這個時候可能就得把他給放出來了。
隻是有一點可惜,朝廷這次赦免的隻是“下係囚罪未決”的,也就是在押的犯人,卻不包括“亡命”的在內,也就是如許仲、典韋這種被通緝的罪犯不在其中,所以他兩人不能借此脫罪,恢複原本的身份。
不過許仲、典韋兩人現在脫不脫罪也無所謂了。